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0100078,00.html
2004.09.01 中國時報
星際爭霸戰 快從銀河消失了?
尹德瀚/本報系專用《紐約時報》特稿
美國電視影集「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從一九六六年問世以來,在全球擁有無數死忠影迷,但近年來這股風潮逐漸走下坡,甚至有人懷疑星際爭霸戰會不會從此消失?
「星際爭霸戰」影集一九六六年在美國電視上首播,因為收視率不佳,播了三季之後就下檔,不料在地方電視台重播這套影集時,竟然引起轟動,劇中的科克艦長和尖耳朵史巴克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同時也培養了無數自稱trekkie 的「星戰迷」。
拜這些星艦迷之賜,「星際爭霸戰」這些年來紅遍大小銀幕,在電視上總共製播了五個系列影集,除原來的「星際爭霸戰」之外,還有「銀河飛龍」、「銀河前哨」、「重返地球」及目前在播的「前傳」;另外在大銀幕總共推出十部電影,為派拉蒙公司賺進超過十億美元。
「星際爭霸戰」早期的系列電影如「星戰大怒吼」或「石破天驚」等等,均創下極高的賣座紀錄,但盛極必衰,近年來的星戰電影已不復往日風光,尤其是二○○二年推出的「星戰啟示錄」,碰到聲勢如日中天的「魔戒」和「哈利波特」系列電影,賣座更是慘澹。
在電視方面,「星際爭霸戰」的續集「銀河飛龍」在一九八七年推出時,不但收視率佳,而且連年榮獲艾美獎;後來又陸續推出「銀河前哨」、「重返地球」和目前播出的「前傳」,但收視率不斷下滑,製作「星戰」系列影集的派拉蒙公司一度考慮要停播「前傳」,因影迷不斷來信抗議才打消原議。
為何盛極一時的「星戰」影集和電影會落到乏人問津的下場?有人說是「觀眾疲乏」,有人說「創作力枯竭」,不管是那個原因,若干曾演出、導演、或製作「星戰」系列的人士認為,釜底抽薪之道是讓「星戰」系列消失一陣子。
在「銀河飛龍」中演出的克羅斯比說,「這個系列影集才結束,下個系列又馬上推出,當然會難以為繼」。在「銀河飛龍」中擔任主角的柏頓贊成克羅斯比的看法,他主張讓「星戰」系列停擺五年,重新塑造觀眾的興趣和渴望。
就算「星戰」系列暫時消失,「星戰迷」的俱樂部和聚會將持續存在,他們已經成為一股自給自足的勢力;這些年來,星戰迷自己創作他們的「星戰」劇本,在網路上彼此傳閱,而隨著數位影音科技的日漸普及,有些星戰迷甚至開始自己拍「星戰」電影。
而派拉蒙也不會輕易放棄這棵搖錢樹,雖然影集和電影魅力暫時減弱,但靠著模型、玩具、電玩、書籍、戲服等周邊商品,派拉蒙每年仍然賺進大把鈔票。派拉蒙總裁哈特說,即使「前傳」停播,新的「星戰「影集也會很快推出。
※這名記者實在糟糕,雖然片名採用台灣電視台的翻譯,但是竟然將Trekkies「星艦迷」寫成星戰迷,請大家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