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sic Member
|
哇!!!才一天沒看,就這麼多人回應我阿!
那我要好好的來回答各位一些問題!
1.vandenbroucke您好:
陣列的問題情形是這樣的,我的陣列是拿來當暫存+轉檔區用的,因為DVD還有一些圖檔...etc 特別是在DV或是V8轉進電腦裡之後,檔案很大,比如9小時的高畫質DV.....
其他的就不用提了。再加上編輯、剪接和特效的部分,所以才要用到450G,
所以才要另外買一顆小一點的SCSI硬碟,來當主系統硬碟,這樣我想會比較好一點。
至於備份資料的部分,因為我本身已經有相當多的IDE的硬碟可以用
(加一加也超過400G)所以我就沒有列出來了!
記憶體方面的確是很大的問題,我也曾想過要用到2G,不過想一想,先用1G吧!
不夠再說∼
LCD我有兩台耶!呵呵∼兩台都是17吋的!我的確像你說的一樣,一台開一個軟體用!
再來是顯示卡的部分,我有時候會幫家人、朋友甚至我自己跑一點3D的動畫,
所以基本的3D運算技術還是要顧到的啦!要是用440的話,我會在電腦旁邊枯死的
(快澆水∼呵呵∼)
音效的部分我有合成器了還有Keyboard,我大部分的用途不是幫DVD做音效處理,
是我自己有玩音樂,無聊譜譜曲...玩玩閉門創作...等等的。
再來是其他的周邊:我有DV、DSLR、SLR、Scanner、繪圖版、印全開的printer
、色校正器、DVD燒錄機、640MB MO...
最後是您提到的CPU和主機板,的確是這樣的雖然Intel在2D和3D圖形以及影像剪接
都有優勢不過不是很大,而AMD在其他方面確有相當的領先,這也是我選擇AMD的
主要原因而選擇3800+的確是太貴了,也顯得不合時宜,所以我後來選擇了3500+,
比較便宜一點(不過還是貴了一點,我會再看看時機入場的)
還有RAID 0方面我沒有做過測試,不過不會只有120MB/s而已(除非用在PCI 2.3上)
如果是用在PCI-X上的話,那我感保證會比這些數據快上將近一倍(SATA也不過150MB/s)我是320MB/s我想比起來是有相當的差異的!至於為什麼我敢保證,
因為我有試過嘛!呵呵∼
還有,我還有一台PowerPC G4所以我對MAC還算熟,G5有多快,現在就告訴你!
根據我實際用過的經驗,比P4 3.2EG還快很多!快到感覺的出來有差別,
雖然沒有分數來比不過我用過3.2EG+1G RAM,沒有G5 2.0G+1G RAM來的快。
雙CPU的事我還真的想過耶!不過光一顆CPU就貴的嚇死人了,還兩顆.......
我考慮一下,而且兩顆跑起來也作業系統支援阿,要我用兩顆P4或是Athlon 64
我寧願用G5 2.5G這也是兩顆CPU,而且快多了!作業系統又支援又有PCI-X....
不是更好嗎?呵呵∼不過話說回來,就是想要有除了G5之外的第二個選擇所以才
會想要組一台PC試試看阿!
關於MAC上換顯示卡的問題,我已經有解答了!不過還是要感謝您給我的資料
先說說我接收到的資訊好了,台灣的APPLE沒有提供升級內部零件的服務
而APPLE的顯示卡除了需要轉接頭之外(一個1100元)還要把PC的顯示卡的
BIOS刷掉,換成MAC的,這個是有方法做到的,有個德國人有寫出這個程式來
不過..很遺憾的是換過去MAC之後,就沒法再弄回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