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Bar Memory最早在GPU上的應用是GeForce3時期,屬於LMA架構之一。
http://www.fantizi.tomshardware.com...eforce3-28.html
在這邊有對構成與原理的解說,就恕我不多提了。
不過我認為,Crossbar與其說是聰明,倒不如說是個很硬幹的設計。
實際上的狀況,要達到最好的寫入效果,就應該把記憶體分割為最小寫入單元的值,
考慮當時的主流是32bit color,以前低階卡用2x64bit本身就是一種浪費,
更別提更早期完全沒有分割的GeForce1/2了。
====
至於所謂的"需要其核心等價於時脈4倍的VRAM"這段話,
我是覺得可能我手誤之類的造成誤解了。
本來的意思指的應該是說
"為了滿足核心填充速率的吞吐,
以256bit記憶體而言,NV40的記憶體要比核心快兩倍才行。
想一想,16管線的狀況下,每一管寫出的color都是32bit,那不就是512bit了嗎?
而且要寫出的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