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huhm@cooling
呵呵 小弟明白您的意思,
也知道硬碟運作的原理.
假設一台200GB單碟100GB的硬碟,
也就是內含2片碟片...
資料有可能被存放在第一片也可能放在第二片
而如果我們割100GBx2
那麼等於是1片單碟分成一個分割區,
|
我記得不是這樣...
之前用過seagate的分割軟體..記得有也有圖示
記得硬碟的sector分部方式..是從外向內(即磁軌)...由上到下(依照磁柱的方式)
如你所說的單碟100GB...雙碟片的硬碟...則有4面..
磁區的編號...假設是1~4...則應該是分布在這四面中..
因為四個磁頭並不能分開移動讀取
因此在同一個磁柱上...硬碟讀取時不需要移動磁頭..即可以讀取到四面磁片的資料
這樣讀取速度才會比較快
基於這種運作方式..以及sector的分布
格式化成兩個100GB磁區的話...應該是碟片四面各分到25GB
即從縱面觀看...對分兩半
引用:
|
作者huhm@cooling
如果要讀取c裡面的資料,不會突然需要讀取到d的資料,
也就是不需要花時間搜尋第二片碟片...
但是如果分割成c:150GB;d:50G
c就會涵蓋第一片碟片全部以及第二片碟片一半,
假使需要讀取c內的資料,
有可能需要讀取第一片碟片以及第二片碟片,
等到資料讀到第一片結束發現還不夠,
就會讀到第二片去並且搜尋資料,
造成比只讀取第一片碟片多耗搜尋時間...
這結論是小弟好久前看雜誌的測試專文而得的 
該本雜誌就是以各種分割組態來測試讀取/寫入效能...
有空的話大家也可以自行測試看看,
就可以自己找出答案囉
p.s
如果一般硬碟像是RAID0那樣 磁頭可以全部同步讀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