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我是湯姆
Master Member
 
我是湯姆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尬車黨妻嚴所
文章: 2,218
引用:
作者台灣啤酒500CC.
機車使用5汽門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非常非常早期的"小魔"
還有FZR1000都是每缸5汽門..
之所以會要用中角度的是因為擴缸之後.你得要讓汽門.
有足夠的時間吸氣..
擴缸改變的就是引擎內部的真空吸力.因為容積變大了.相對的真空吸力也會好一點.
所以容積效率會好一點.但是"咖幕"的角度如果可以加大一點時.一樣可以補助提升容積效率.
因為中角度的汽門重疊時間比較長一點.但是不影響怠速.大角度的就會因為重疊過長.
引響到怠速的穩定...
活塞加大時.也會影響到馬力跟扭力的線性輸出.一般來說.缸徑大於行程時.
馬力會拉高出現時機.但是相對的在高速時的活潑性也比較好.而扭力的出現也會將時機延後.
缺點就是兩種力的出現點差異變大.所以缸徑並非一直加大就好.還是要去拿捏的.
一般二行程的車子.通常很難去要求容積效率.因為沒有汽門可以控制.
四行程的車子就可以要求了.但是不管在怎麼要求.理論的理想值.只有80%.
也就是說你的125CC的車.因為你調整的很好.有80%的容積效率.也只有100CC的可以用.
而一般要達到這個值.幾乎不可能.所以會有排氣回壓.主要就是利用脈衝.在排氣門快要關閉時.
把可能回流失的新鮮混和氣或者沒有燃燒過的空氣.擠回汽缸中.
你之所以會感覺進排氣拋光之後.有很大的提升.就是因為你改善了引擎的容積效率.
這點在原廠來說.是不會去做的.模具開發出來之後.就是直接生產.再加工也只是加工有用的部份.其他就不會再去加工了.
隨著容積效率的提高.你的引擎馬力輸出想當然也會跟著提高了.不僅如此.你還會發現.
原本拉不上去的轉速.竟然可以拉上去了.這就是你的進排氣順暢.空氣慣性加上良好的調整.
所以得到的.相對就多了..
一些廢話.參考就好...

真是專業知識, 受教囉, 啤大, 去作筆記!
__________________
終於可以脫離這種獨自承受壓力的生活!

未來, 開始有點光明! 過去, 不要再來找我!

PS: 喵喵不在此限, 非常歡迎喵美眉來找!
舊 2004-07-28, 06:32 PM #287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我是湯姆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