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kenny28
上面這位朋友
我想您省略了“rebate“這件事沒說清楚
而不是直接1000元打6折賣600元
您說的這台Toshiba A45 S121小弟也有買,它是899 - 300的mail in rebate後才是600元
另外您說10樣贈品也是要先付一部份的錢買下來,再一項項去free after rebate
我想有待過美國的應該都多少知道才對
我想說的是用rebate後的價錢去推算利潤我覺得一點意義都沒有
美國常常有rebate 後免費的50片一桶或是100片一桶的空白光碟片,難道這代表廠商進這些光碟片的成本是0元嗎?更何況免費的東西常常還不只用空白光碟片而已
rebate是一種行銷手法,和消費者賭他們會不會去寄出這些mail in rebate or 在寄送的過程遺失。少收到到一份自消費者的申請,廠商就多賺一筆。
不過美國常常可以買到很便宜的東西倒是真的,就看你有沒有閒錢可以先花比較高的代價買下,再去等那平均2、3個月才會回來的rebate check
|
嗯
我考慮過要不要解釋rebate的問題
不過後來決定不打
因為許多在台灣的朋友其實根本搞不清楚rebate的行銷手法(跟我剛到美國時候一樣)
而且解釋半天得到的結論其實還是一樣的
結論就是當初買到電腦的價錢是600USD+州稅
(不過我拿到的價錢不是899-300就是了)
那十大贈品花費的價錢是0+州稅
至於滿常出現的免費空白片等等的東西
我倒是看過報導
這些光碟片的成本當然不是0元
但是這些光碟片多是滯銷的~大多是就算是價賣出也不會比進價高了
廠商不盡快處理掉也只是在倉庫堆著佔空間
某樣產品會有mail in rebate free的促銷其實就表示那樣產品在那家公司正在賠錢中
對他們來那些低價值商品佔著倉庫一份空間的每一天~就是損失
所以他們當然希望盡快處理掉
而辦mail in rebate free的促銷不但消除了他們的庫存壓力
也會帶動下游廠商的業績提升
更會帶動人潮加減買些其他物品
對他們來說是一舉數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