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EANCK
小弟目前是學生
爬一下個位大大的文章
以此推論出商品流通的管道
品牌公司設計--->工場製造--->品牌公司授權予代理商
--->代理商配送商品---->市場店家訂貨---->消費者購買
如果店家能跳過一兩層拿到商品,那麼獲利空間可大增,
且更有利於削價競爭。
請問
1.店家直接向工場拿取商品是犯法還是量小工廠不理呢?
2.代理商如果擁有直營店,獲利也可擴大,但是對市場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3.數家店家聯合起來,跳過代理商,向品牌公司訂貨,可以嗎?
4.工廠製造的NB是否都需經過品牌公司的序號登錄,保固才能生效?
|
1.量小不理會,而且要養自己的維修人員...做到最後,又成為另一家代理商而以..那不是一樣嗎?
2.相對的道理,原廠自己做"直營店",會對代理商造成什麼影響?,各司其職,不然反得不嘗失(會得罪所有下游),一但失敗後,以後路就很難走了.
3.一直都有這樣的店家啊~(大型連鎖店等,或是之前不是就有很多團購的是消費者直接跟原廠拿的)
4.不一定,看談的條件為何..
另外,跟原廠叫貨 OR 跟代理商叫貨 OR 跟大盤商叫貨(一次跟代理商拿大量商品的) OR 跟量大的店家進同行價
其實,那一個比較便宜,可不是決對的喔~
很多"名店",可是跟大盤商叫貨的,而不是跟代理商叫貨的.
而某些量小的物品,跟代理商叫貨,還不如跟量大的店家進,還比較便宜.
市場的機制,默默的在進行運作..
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
台灣人,可不是省油的燈..了解的愈深,才會知道一些"想法",想的太簡單了.
PS:還有超出以上的機制在運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