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風EX
US 394=NT 13305.38
US 282=NT 9523.14
US 539=NT 18202.03
下一代的插槽是PCI-Express
AGP不見了 感覺不管買哪一個都很浪費...
|
會嗎??
有錢會去買X800pro,X800XT PE,6800U,6800GT的user都是金字塔頂端的消費者,而這些消費者的CPU想必等級都很高,
以AMD K8來說,939 FX-53+6800U(X800XT PE)可以用多久,至少兩年沒問題,就算是754 3400+ 配上這些顯示卡,超過一年也絕對ok.
若是Intel的話,現階段這些user大多使用2.4CG超到3.6G,或是用2.8G超到3.3G左右,用這些CPU配上這些顯示卡能用多久,超過一年以上也絕對沒問題,若是用LGA775,那現在有哪一張PCI-E 16X顯示卡可以強過上述這幾張??PCI-E 16X是介面,是可以傳輸4G的資料量,但是不代表使用PCI-E 16X的顯示卡可以填滿這個頻寬,也不代表掛上PCI-E 16X介面就一定強過AGP 8X,PCI-E 16X是為以後準備,現階段還不是急迫的需要.
K8的power user大概會用這一些配備撐到雙核心K8推出,到時候DDR2的高延遲問題應該也有所改善,PCI-E 1X介面卡應該也多了,到時候這些user應該會一口氣更換雙核心K8+DDR2+PCI-E 16X顯示卡,甚至於加上PCI-E SCSI卡等等
而對Intel user來說,目前Intel碰到熱能之壁了,隨著時脈拉高,溫度也不斷提升,電子漂移現象也跟著嚴重,LGA775 Prescott究竟能走到哪一個地步,目前還不知道,不過可以確定的是,Intel將要以Pentium M核心來統一桌上型與筆記型CPU,到時候就算延續LGA775,但是晶片組應該也要換過,那MB也要跟著換,所以在現階段來說,PCI-E 16X對Power user實在看不出有什麼急迫性
而對一般user來說那就更不用說了,一般user都是買C/P值較高的產品,像這種高階顯示卡他們是不會去買的,而現階段含有PCI-E 16X的MB還太貴,PCI-E 16X顯示卡也不普及,通通不符合一般user的需求,而且既然名為一般user,AGP 8X足以.
PCI-E 16X是未來必須必要且必備的介面,但是現階段卻不一定,power user哪會去考慮以後的擴充性,等AGP 8X不夠他們玩時,他們自會去買PCI-E 16X的顯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