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我沒有那麼不爽,但我看了幾次文章都覺得自己好像是在罵人
無論如何我先向你道歉
但就跟你反駁我那奇怪的飛機理論
就跟你覺得CISC換成RISC是無理的要求一樣
你就會知道當我聽到硬碟用光纖當介面的心情
很多大大已經講出大部分的答案了,我在此歸類一下
1.光纖不是傳數位資料,所以當硬碟介面要經過2次調變
2.光纖的線有可以拉很長的賣點,請問機殼內會有多長
3.硬碟速度依然是馬達裝置,進步很慢,電腦的進化習慣用爬樓梯
而不是放沖天砲
4.光纖硬碟已經實做出成品很久了,價格高
沒有啥實用性,慢的硬碟不會因為用光纖就一飛沖天
5.COM->PS2->USB因為架構變化較小,加上商業上的量產,所以你可以無痛升級
不過USB成本還是比較高
事實上滑鼠也是可以做成i-link介面的,但是一定是價格高而且沒三小路用
光纖硬碟也是這樣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leepy
技術不懂就不能問?有不懂就不能請教?
好比你覺得每一家公司的老闆都懂得所有的技術?
所以不懂就不能叫你做?你都是這樣給老闆回應的嗎?
況且我只是提出個意見供大家討論,你回的那麼衝做啥?
這樣你回應了什麼有意義的內容?
我只能說你不喜歡塞車,你可以去騎機車、坐捷運,或是腳踏車,
甚至走路,不必發明小飛機!
為何要開車?大眾交通工具也很好啊?
我只是疑惑,這是存在的東西,而且在網路應用上很多,
所以既然技術上不是問題,那麼會使硬碟有多大的改變?
RISC/CISC這樣的改變會造成很大的衝擊動,因為畢竟牽涉到許多歷史的包袱,還有軟體上的配合。
舉例來說滑鼠介面從com port到PS2到USB每次不都是不同的界面,
你有感到特別的不順暢或是很痛苦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