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timber
Junior Member
 
timb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安平,台灣中的台灣
文章: 78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kog781
不能,不同領域的東西,沒法比較,沒法比較的原因,是單純的領域上的不同,所以無法分的出高下。台灣料理有喜愛的支持者,日本料理也同樣有支持者會去支持的原因,台灣料理跟日本料理,沒有高下之分,只有料理人的程度,才有高下之分。

[B]

是的,您說的對,但歌曲是不是營養,並不是這東西存在唯一的價值,我舉個例,對於性****,女生像蚊香那樣並不容易點起來,但點起來之後,就持續難斷,男生則像是火柴,一擦就馬上快速燃燒,但是一下子就燒完了。前者就如其它非主流音樂。後者就如流行樂,兩者之間只有特質上的不同,沒有高下之分。

垃圾食品也有垃圾食品的功用,這就是我所言,不同領域的東西,不能比較的原因,否則泡麵這東西,早就被淘汱了。

至於是不是聽一輩子,那更不是重點,不同年齡層,會做的事自然不一樣。
是不是說一句,要小學生聽古典樂?不會吧?由這點引申成這東西不可取?

同樣的歌曲是不是會一直在KTV裡點播,也許會是非主流音樂存在的價值,但絕不能用同的標準套用在偶像樂(現在要正名)身上,那更加不是偶像樂它存在的價值,因為偶像樂一出所帶引的風潮,甚至有可能成為新聞探討的現象,也是非主流音樂萬萬做不到的。

也許不會有人一輩子聽小虎隊,但我卻會一輩子聽流行樂,會去聽蔡依林第二代,小虎隊第三代,至少我會是這樣的人。小虎隊成了回憶又怎樣?曾經發生過的事,不會因此而消失。再說,當年台灣盛極一時的搖滾樂團體,現在還剩下的有幾人?

的確, 不論是台灣料理或日本料理,沒有高下之分,只有料理人的程度,才有高下之分,但是這其中可不包含「垃圾食物的料理人」,難道台灣料理、日本料理與垃圾食物之間沒有高下之分嗎,呵呵,雖然煮泡麵的技巧會影響泡麵的可口與否,但是誰會去留意泡麵是誰煮誰泡的?充其量只在乎包裝美不美,廣告做得大不大,如果要將偶像樂比作泡麵,那麼還真是貼切!偏偏大家只吃泡麵,還潛心研究泡麵,說真的,垃圾食物吃多對身體不好,餐餐吃泡麵,人生很乏味,如果不是那麼窮,又何苦吃一輩子

流行音樂的領域很廣,不是只有偶像音樂而已,建議不要再次陷入偶像樂=流行音樂=主流音樂的迷思,試問何為主流音樂?何又為非主流音樂?台灣人因為試合吃泡麵,所以在台灣感覺偶像藝人會比較紅,請注意,偶像樂一出所帶引的風潮,雖然有可能成為新聞探討的現象,但是探討的重點卻往往是在「偶像」身上,而不是在「音樂」身上,就如同本篇討論言之所及,都是「蔡依琳與濱崎步之相似程度」,音樂討論方面著墨不多(或者根本沒有?),這就是偶像樂的特質,音樂的內容是空洞貧乏的,聽偶像藝人的音樂,當真是在聽音樂?還是在追逐流行崇拜偶像?

要小學生聽古典樂?有何不可?聽聽維瓦地的四季會讓小學生口吐白沫嗎?我想不會吧?不同年齡層,會做的事自然不一樣,但是不建議一直吃垃圾食物

當年台灣盛極一時的搖滾樂團體,現在還剩下的有幾人?嗯..........台灣「盛極一時」的搖滾樂團體根本屈指可數,80年代初期大概只有丘丘、印象合唱團,其他樂風走搖滾路線的有薛岳、齊秦、李亞民等,80年代末期有東方快車(較偏向流行路線)、趙傳,香港的Beyond,90年代後台灣人比較進步了,刺客合唱團樂風跑得太快,無法被愛吃泡麵的台灣人接受,伍佰與CHINA BLUE是真正將搖滾在台灣炒熱的樂團,伍佰旋風吹了大概有8年之久,接著在台灣刮起了一陣Live band熱,Pub歌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如林曉陪、張震嶽、狄克牛仔,動力火車,後續新一代的樂團陸續出現,當然當偶像樂團「五月天」出現後也慢慢開始變質,遭眾多搖滾樂迷所唾棄,而信樂團的出現又再次讓人耳目一新,總歸言之,搖滾樂在台灣,只能算是剛起步而已,也從來沒真正成氣候,像大陸的崔建、唐朝,或是日本的X JAPAN,LUNA SEA,抑或是像歐美各地不勝枚舉搖滾樂團真正在流行樂界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甚至可以影響世界流行音樂的偉大搖滾藝人,在台灣可能還沒誕生吧,呵呵
為什麼呢?因為台灣人對音樂的要求不高,只要有泡麵就行了,也就是捧個偶像,翻版日本偶像外型,翻唱日本、韓國、美國甚至泰國歌曲(還真的是即食音樂即時麵),就可以騙騙台灣的人,就可以搞新聞,賺他一筆,因為大部份的人聽歌只是為了讓心情愉快罷了,而不是真正要聽歌。
舊 2004-06-21, 05:15 PM #6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imb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