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te Member
|
說明一下小弟對『空間感』的看法:
很『立體』並不代表很空間感。
以耳機來說,不論是不是全罩式,都有一個特色,就是直接包住耳朵。不論再怎麼比較,立體感,永遠是耳機勝出。就算是很爛的耳機,也很難分不出左右。對speaker而言,如果空間不足、擺位不佳、或設備太爛,左右兩邊的聲音『黏』在一起是很正常的。
就立體感而言,一、兩百塊的『拋棄式耳機』輕易的打死萬元以上的SPEAKER。
又,拿音質來說,耳機直接包住耳朵,功率又低,很容易讓人『覺得』耳機的音質較好。這中間有一個問號?多少人在意細節?多少人分的清夠低的低頻與有力但不夠沉的低頻間的差別?耳機大半的情形是低頻的力道很強悍,但,低頻不夠沉。
小弟的空間感,是指device營造出來的空間。例如可以清楚的感覺到左、右兩邊『以外』的定位。例如左前、左後、右前、右後。在錄音不差的情況,而且是沒有經過『處理』(有些特效片是經過特別處理,連耳機也可能感覺的出左右以外的定位)的音源,這種情形,一般的中高價位的耳機,很難能表現出來。但,中價位的音響配上正確的擺設,會有一個程度的表現。
也可能是我經驗不足,到目前,我還沒有找到一個能有正確空間感的耳機(別拿那種一邊有多個單體的耳機來說)。就SPEAKER來說,一般三、四萬的組合就有不錯的表現。之前更聽了一組七、八十萬的組合,空間感強烈到讓人不敢相信。
我的看法啦~~~
其實,以一般人的收入來說,要爽快的聽SPEAKER,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家前後都沒住人。耳機.............真是沒辦法的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