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最前線──美國線 譯者/偉哥
原文出處
http://enews.url.com.tw/movie-paper.shtml
The Day After Tomorrow《明天過後》 美/2004
編劇:羅倫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ID4星終結者》《酷斯拉》《決戰時刻》)
導演:羅倫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ID4星終結者》《酷斯拉》《決戰時刻》)
主演: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遠離天堂》《心靈投手》)、傑克賈倫何 Jake Gyllenhaal(《怵目驚魂 28天》)、艾咪羅珊 Emmy Rossum
Slant Magazine 《諷刺雜誌》 作者:Nick Schager
好萊塢的大地標被龍捲風摧毀,自由女神像慘被海嘯吞沒,帝國大廈也被冰凍成荒
蕪,在「911事件」過後僅僅一年半的時間內,這些全美知名的地標於羅倫艾默里奇
執導的《明天過後》紛紛遭到大自然的毒手,該片可說是他最叫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因為該片不只有一種天災,而是很多種,加上整個故事充滿了警世效果,提醒世人要
注意環保概念的警訊。當劇中的氣候學家(丹尼斯奎德)告訴大家,地球溫室效應與
全球暖化現象可能轉變成激烈的氣候異常,產生新的冰河時期,不僅主持研討會的美
國副總統不當一回事,眾人也覺得他危言聳聽,下場就是全球慘遭氣候反常的蹂躪,
美國各大都市更是損失慘重。羅倫在這部提倡環保議題的災難片中,沒有外星人,也
沒有怪物、機器人,蹂躪世界的是改變的大西洋洋流。
導演羅倫艾默里奇(《ID4星際終結者》《酷斯拉》)的作品全個靠電腦特效起家,大
玩通俗娛樂的導演,這次他更大肆破壞了世界各地的都市,而他與Jeffrey
Nachmanoff合作的劇本,基本上只是很簡單地敘述氣候學家個人的故事。當洛杉磯
出現了龍捲風,海平面上升(因為南北極冰山融化所造成的)而淹沒紐約的大海嘯,
又穿插了幾個好讓觀眾可以感同身受的支線人物與劇情。
在華盛頓的氣候學家傑克(丹尼斯奎德)企圖對政府提出建言未果,美國東西岸卻發
生了氣候巨變的災難,他決定趕往被冰風暴襲擊的紐約,拯救被困在公立圖書館的兒
子山姆(傑克賈倫何)。當然啦,山姆那副書呆子的外表,當然無法吸引愛慕的女生
蘿拉(艾咪羅珊)的青睞,她的注意力全都在紐約富家子弟身上。而山姆的母親決定
留在六歲癌症兒童的病榻旁,一起面對惡劣的氣候。
真正叫人吃驚的是,不是《明天過後》模仿《世界末日》那種做法,把嚴肅的生死存
亡問題轉變成刺激冒險的暑假電影主題,而是素來不願得罪美國政府的媒體大亨梅
鐸,竟然讓旗下的福斯電影,把這部主題非常明顯地在嚴厲批判美國執政當局的影
片,劇中所有的各種災難的新聞片段都名正言順地打上了關係企業福斯電視網的商
標。從片中在挖苦布希的美國總統(當他知道大事不妙時,只會無助地問「我們該怎
麼辦」),到副總統(一個只關心經濟,卻不顧環保議題的京都協議之灰髮傢伙),
不懂民間疾苦的白種美國人,對照黑人流浪漢教導倖存的青少年如何用報紙取暖度過
寒冷天候。這部片可是完全展現了自由精神的內在。
雖然影片用特效打造的天災來包裝其環保議題,不過有著冰天雪地與地理議題等種種
不太適合動作片的劇情元素。好比說墨西哥政府關閉美墨邊境以防止紛紛闖入避難的
美國公民人潮,以及素來自恃甚高的紐約客(好吧,其實是美國人啦)遭遇這場浩劫
彷彿是自討苦吃,難道導演真的相信墨西哥政府會不讓美國人好好享受美墨邊界的風
光嗎?這些隨著各種天災而穿插進來的議題(《龍捲風》製片應該控告本片有幕在洛
杉磯公路上追逐龍捲風的畫面有抄襲之嫌),其實遠比主角丹尼斯奎德去紐約救兒子
還醒目,導演還嫌這樣不夠緊張刺激,又加入了一群電腦特效做出來的狼追著傑克賈
倫何跟他的朋友跑。大地之母變臉時可真像後母,但是冰河時期可會把像這樣暑假檔
大片所隱藏的嚴肅議題給冰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