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家一直以來都認為韓片創意不足,都是抄襲好萊烏電影賣座元素,因此首先來解析一下這部太極旗的片段組合。就兄弟親情部份,哥哥上戰場不要命地維護小弟弟是抄「真愛一世情」的,兄弟後來分別投入南北兩方軍隊是抄美國電視劇「北與南」,南北韓雙方於城鎮進行巷戰是抄「諾曼地大空降」,仰攻敵人佔據的高地是抄「漢堡高地」及「豬排山」,美軍P51戰鬥機自空中掃射地面北韓軍是抄「大敵當前」開頭德軍戰機掃射渡河俄軍一幕,而片中幾場戰鬥場面例如影片色調、曳光彈彈道軌跡、爆炸的火花與噴濺的泥土、斷手斷腳的士兵等等都是抄「搶救雷恩大兵」。

片中南韓軍著裝。

無敵戰神張東健
這麼一部戰爭大雜燴電影到底應該怎麼看呢?我認為,他雖然是抄襲了這麼多元素,拼湊成一部電影,但是他XX的還真的是好看。導演是「魚」的導演,你看到的場面調度、動作處理與人性衝突至少都有達到「魚」的水準。劇情有衝突點。有兄弟死生維護的親情、有人性遭無情戰爭的扭曲、有憲兵隊白色恐怖壓迫的含冤莫白。比較不足的是軍中袍澤出現好幾個,卻沒有什麼發揮,我也搞不清楚誰是誰。此外,有好幾幕攝影機一直晃來晃去的,看得眼睛很累!
找張東健及元彬兩大巨星來演是一大噱頭。張東健的角色有血有肉很好發揮,由護弟、搏命、生還、升官、發怒、生離死別、發飆到發狂,一系列的性格演變,雖然覺得有轉折太快之感,倒還合理,如果能多著墨更佳。比較奇怪的是,沒有受過軍訓的進太一上戰場一拿起槍就變成超級戰神,舉凡戰技、槍法、單兵戰術等等都是超級水準,很不合理。元彬的角色是外柔內剛,好像是個高中生需人保護,其實他並不需要。他是人道主義者,為了戰俘問題對抗哥哥,為了哥哥他也可以搏命回到戰場找人,雖然演得沒有發光發亮,倒也襯職。看了本片後,我終於可以認得誰是張東健誰是元彬。
電影其實沒有明顯地討論韓戰本身這個大題目。因為兄弟二人被迫參戰,被迫在戰場求生,其實心中沒有什麼國家民族大義,只想著兄弟能否安然回返。戰爭就只是生存之戰而已。倒是對於南韓軍的抓伕兵、軍中長官嘴臉、用火燒人的大兵、清鄉抓人的憲兵隊種種惡劣行為都演了出來給自己南韓漏氣,令觀眾覺得這些人和北韓軍一樣可惡。看不到歌功頌德,此點頗可取。
說真的,此片確實是一部豐富的戰爭電影。娛樂效果十足。戰爭場面浩大(大的部份大得很驚人!像螞蟻般衝出來的上千上萬人民解放軍會讓你覺得此戰無法生還!),戰爭特效逼真(直逼雷恩、大空降等片),可說是不比好萊烏遜色的電影,如果您是戰爭片迷,不管這片好不好看,您就是不能漏看這部韓片。韓國電影界的太極旗已經飄揚,雄立亞洲,據說此片也要引進歐美風光上映,那麼反觀台灣電影呢,想拍出這種程度的電影,短期內很難!!(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