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te Member
|
在國外的影響 《羅摩衍那》在公元初幾個世紀內大概經過 3條路傳至國外﹕北路,從旁遮普和克什米爾出發由陸路傳至中國(西藏和新疆);南路,從古吉拉特和南印度出發由海路傳至爪哇、蘇門答臘和馬來亞;東路,從孟加拉出發由陸路傳至緬甸、泰國以及老撾、柬埔寨和越南等地。傳播者有印度教徒,也有佛教徒。南亞和東南亞各國幾乎都有羅摩的故事。最早的痕跡是在南越發現的,南越古代是佔婆王國的一部分。這裡有一座蟻垤廟的遺蹟。廟中有一塊公元7世紀時的石碑,講到蟻垤的詩和毗濕奴的化身。在北越也有羅摩的故事。在印度尼西亞,羅摩的故事可以追溯到 9世紀。在中爪哇有許多羅摩故事的浮雕。在馬來亞,羅摩的故事也在流傳,但攙雜了很多伊斯蘭教的成分。在柬埔寨,有蟻垤寫的和其他人寫的羅摩故事。在泰國,羅摩故事在13世紀以前即已流行。從13世紀起,泰國有幾個國王取名為羅摩。1798至1809年,國王羅摩一世(當前泰國王室的創始人)寫了一部羅摩故事的書。以後還有幾個國王都寫過有關羅摩的故事或舞劇,它們所根據的是蟻垤的《羅摩衍那》或其他傳本。老撾同樣有羅摩的故事。在緬甸,羅摩故事流傳很廣。
《羅摩衍那》與中國 中國翻譯《羅摩衍那》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的,不過它的書名和書中的故事,在佛經中已經出現。陳真諦譯《婆藪槃豆法師傳》說;『法師托跡為狂痴人。往罽賓國。恆在大集中聽法,而威儀乖失,言笑舛異。有時於集中論毗婆沙義,乃問《羅摩延傳》,眾人輕之。』馬鳴菩薩造、後奏鳩摩羅什譯的《大莊嚴論經》卷第五說;『時聚落中多諸婆羅門,有親近者為聚落主說《羅摩延書》,又《婆羅他書》,說陣戰死者,命終生天。』唐玄奘譯的《大毗婆沙》卷第四十六說:『如《羅摩衍拏書》有一萬二千頌,唯明二事﹕一明邏伐拏(即羅波那)將私多(即悉多)去;二明邏摩(即羅摩)將私多還。』這裡所說《羅摩延傳》和《羅摩衍拏》,都是《羅摩衍那》。可見這一部史詩的書名早已為中國人民所熟悉。至於故事的內容,也已傳入中國。三國時吳康僧會譯《六度集經》第 5卷第46個故事講到一個國王名聲遠揚。他的舅舅是另一個國王,率兵來侵。他為了不讓百姓受難,自動讓國,與元妃逃往山林中。路上有一條龍把元妃劫走。龍逃走時碰到一隻巨鳥。張翼塞徑。它發出震電,把鳥打倒,逃還大海。國王失妃,四出尋覓,遇一大獼猴,獼猴也被它的舅舅驅逐失國。兩者就結成好友。獼猴終於幫助國王斬龍救妃,復國為王。這個故事只是《羅摩衍那》的一半。元魏吉迦夜、曇曜二人所翻譯的《雜寶藏經》第一卷第一個故事《十奢王緣》,提到十奢王(十車王)、羅摩、羅漫(羅什曼那)、婆羅陀(婆羅多)和滅怨惡(設睹盧祗那)等等,並且也提到國王的幾個夫人,婆羅陀的母親是第三夫人。她要挾國王廢羅摩而立婆羅陀,結果羅摩被流放12年,終於復國為王,但沒有提猴子、羅剎或龍。這個故事是《羅摩衍那》的另一半。兩個一半結合起來,就構成一個整體。此外,中國著名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的孫悟空的形像,有人說是來自哈奴曼。1980年,《羅摩衍那》的中譯本開始陸續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