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romLin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納西色斯湖畔
文章: 6,987
思想內容 一千多年以來,對於這個主幹故事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印度教的信徒認為羅摩是神,因而不把《羅摩衍那》看成是文學作品,而是聖書、善書。西方的學者則認為這一部史詩影射的是農業技術從印度北方傳向南方的過程。他們說,悉多原來的意思是田地裡的壟溝,它象徵農業技術。有的學者認為它是一部對戰勝艱苦和強暴的英雄的頌歌。十車王宮廷上出現了矛盾,慶祝羅摩灌頂為太子的喜慶場面一變而為悲嘆離別的情景。解決這個矛盾的途徑只有自我犧牲。於是羅摩等 3人甘心流放。作者通過對這一件宮廷陰謀的描繪,宣揚了一整套君、臣、父、子的倫理教條。在對與猴王結盟、滅魔復國、夫妻團圓的描寫中,作者歌頌了羅摩這個英雄。他的理想是家族和好,政權安定。他支持正義的戰爭。他也考慮到平民的利益。他在奴隸社會中是站在平民一邊的。

也有人認為,《羅摩衍那》產生於印度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歷史階段。書中所宣揚的道德教條,已經是封建社會的東西。羅摩代表的是新興地主階級,他恃以為生的是農業;而羅波那則代表沒落奴隸主,他以吃肉為生,進行游牧活動。從民族矛盾來看,羅摩皮膚是黑色的,是原始印度人的代表,而羅波那,雖然名義上是一箇羅剎,實際上是一個婆羅門,他是外來的雅利安人的代表。整個一部《羅摩衍那》歌頌的是新興地主階級,而且通過大力宣揚一夫一妻制,強調女子的貞節,表現了作者對王位繼承的純潔性的關心。

藝術風格 《羅摩衍那》之所以在印度以及世界文學史上有這樣顯著的地位,除思想內容以外,還有藝術技巧方面的原因。《羅摩衍那》與《摩訶婆羅多》內容相似,文體也很接近,但是後者被稱做『最初的歷史傳說』,而前者則被稱做『最初的詩』,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藝術風格方面。《羅摩衍那》總的風格雖然樸素無華,簡明流暢,但已經呈現出精雕細鏤的傾向;有極少數詩篇甚至達到『五色相宣,八音協暢』的地步,成為後來玩弄文字技巧的先聲。這同《摩訶婆羅多》是有顯著差異的。

《羅摩衍那》具有印度古代長篇敘事詩中必不可少的 4種因素﹕政治(宮廷鬥爭或其他矛盾)、愛情(生離死別)、戰鬥(人人之間、人神之間、人魔之間)和風景(四季或六季的自然景色和山川、城堡、宮殿),而且描繪手法都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平。從印度文學史來看,《羅摩衍那》描繪自然景色,可以說是開闢了一個新天地。首先是對於四季或六季的描繪,主要集中在第 4篇《猴國篇》中;對於夜景的描繪,對於宮殿的描繪,比如第5篇《美妙篇》哈奴曼眼中的魔王宮闕,珠光寶氣,金碧輝煌。只是對宮殿中那一輛雲車的描繪就佔了整整一章,其鋪陳雕鏤之生動細緻就可以想見了。對於印度的聖河──恆河的描繪,更是膾炙人口。這對於鼓舞印度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印度國內的影響 兩千多年以來,《羅摩衍那》的影響有增無減。印度各階層人物無不熟悉這部史詩中的人物和情節,崇拜其中的英雄;特別是哈奴曼更變成了普通老百姓的崇拜對象,在農村中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他的雕像。有人認為,印度很多地方,特別是在羅摩住過的奧烏德,那種驚人的獼猴崇拜是同哈奴曼緊密相聯的。連人民群眾嘴裡常說的一些諺語,也都能表現出他們對於《羅摩衍那》的熟悉與熱愛。宗教信徒力圖利用《羅摩衍那》的威名,來宣傳自己的教義。政治領袖也利用它宣傳自己的主張。至於文藝界更不必說。從迦梨陀娑一直到薄婆菩提都取材於《羅摩衍那》。12世紀,《羅摩衍那》被譯成泰米爾文。其後印度南北各種語言都有《羅摩衍那》的仿作或翻譯以至改寫。1631年前後,杜勒西達斯根據《羅摩衍那》改寫的《羅摩事蹟之湖》(或譯《羅摩功行錄》),成為印度教的福音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直到今天,還有不少人在家中朗誦《羅摩衍那》,一些廟宇還利用擴音器播送梵文原文的《羅摩衍那》。根據《羅摩衍那》編寫的戲劇到處上演。印度著名的舞蹈學派迦塔迦利舞主要取材於兩大史詩。
__________________
在封閉的空間打開一扇仰望藍天的窗.

我的部落格: PromLin的非主流部落
舊 2004-05-21, 02:29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romLi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