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wiss ymir
沒人有精力深入研究什麼
|
沒錯!你說到我想說的重點了!好萊塢商業電影的行銷模式正是建築在此思考之上,所以好萊塢的行銷(事實上是全世界影業)就不在乎他們的片子是否會得到觀眾思考的迴響,而以物質上的票房、名氣、明星出演作為排檔、劇本、上映劇院數等一切經營策略的基準。就拿你提到的激動殺人與哥吉拉來說好了,姑且國內片商不要以票房作為基準好了(註),請問台灣觀眾比較認識安潔莉娜裘莉或是吉岡美穗?
也許有人會說片商應該挺身而出支持好片,但,嘿,殺頭生意有人作,誰作賠錢生意?(更何況國內電影經營不像美國影院有完整配套的藝術/商業分眾經營)
請注意,沒有貶低哥吉拉或任何電影的意思,事實上我也是哥吉拉迷,家裡的二區"ヶЖь對лЭь"或是"ヶЖьソ逆襲"是小孩子的最愛。這次哥吉拉在台灣的經營算是狠成功的,這種在國內目前仍是小眾的電影,就要以小眾的方式慢慢經營,累積一定的票房口碑後之後才有作大的空間。
註:哥吉拉(ヶЖь×хЗь×фロヶЖь/東京SOS),總收入19億1000萬(換算約167萬美金),此作比前作少了30%的收入,也讓電影公司決定下一部哥吉拉電影為系列最終回,而機動殺人首周即有一千一百萬美金入帳(總收入目前為三千兩百萬美金)
註二:關於機動殺人是不是爛片,我有小小的意見:
[感想] 一點也不激動,看完倒想殺人 - Taking Lives 機動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