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又在第四台看了國片"新十二生肖"
深深覺得怎麼國(產)片還是以前拍的比較好看,
如新桃太郎,小飛龍,新十二生肖等"林小樓"系列作品都百看不厭,
像以前的"異域"也不錯,"好小子"系列很久沒在第四台播了,
只是覺得現在的國片是愈拍愈回去了,應該是說都很不"商業"
鄰近地區和國家中,香港和韓國的電影產業蓬勃發展,在台灣
近年來似乎偏向了電視發展而忽略電影工業對國家的重要,
在亞洲其他國家可以看到台灣偶像劇受市場歡迎,但以前風光一時的
台灣國片不僅在國外消失,更在國內沒落,真的不希望台灣變成完全沒有
自己的電影工業,電影工業的發展覺對是商業片帶動的,可惜台灣似乎沒有
"真正的"商業片存在,殊不知只剩下拍來就是在參展(賽)用來得獎的片子,
或是表面上好像是商業片但完全沒商業市場,題材,手法,資金都低劣到不行的電影,
如近期的朱XX的電影.....
偶爾看到第四台重播的國片都會感慨萬千,想當年"桃太郎"我記得小時後是父母
帶著我去看的,那時的電影院可用"爆滿"形容,買不到位子還要站著看呢,
看看過去,思考現在,展望未來,台灣電影工業何去何從?香港能,韓國能,
台灣為何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