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新天堂樂園
Advance Member
 
新天堂樂園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457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kyo4890x115
之前在某個數位座談會中聽朱延平提到他剛拍攝數位電影時
因為一開始並不數位化的不放心和沒經驗,所以除了HDCAM
外另外還用了一台35mm 拍攝...所以初時成本開銷更大...
但相信一連幾部下來,也該也點心得了...能省個幾百萬到也不錯
不過數位化的優勢,若純粹只是想讓成本降低,而忽略了傳統影片拍攝
所該注意的環節,相信對於電影本身也沒啥更大的助益...
反觀國外的數位拍攝...其成本真的是XX 比雞腿...

如果純抱持著一個"省錢"的態度去拍片...實在有點可議...
當然數位化對於紀錄片拍攝或者提供新一代的影像工作者更大的空間
和更少的資本去實現其理想...甚至讓更多一般大眾容易可以接觸到拍片
我想也是功不可沒的...

離上次去看那場數位座談會也一年半了,但看到的是政府雖欲推行數位電影,
但對於"數位電影"一詞與會來賓所給予的定義大家都大不相同了
而這一年多下來...除了朱導的幾部,也沒看到其他有什麼東西...


數位化究竟是好是壞,其實真的是見仁見智。

8mm 16mm 超16 35mm 超35 諸如此類的底片之所以沒有被取代,
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那種影像質感的飽和度,是數位化所不能補足的。

雖然拍攝電影(film)時可以利用數位化節省資金,但是在後製方面,卻一點也省不得。
就如同先用底片拍攝在轉成數位,然後進行後製工作,其實這兩種所須花費的金額,
根本是差不多的。

記得盧卡斯的星際大戰想要用數位化放映,但是卻徹徹底底的失敗了,
原因是沒有戲院商家願意購買數位的放映機器,就只為了它的星際大戰一片。

隨著科技進步,也許數位化是趨勢,但保存影片資料卻仍以膠捲為主,
看看過去的LD、VHS,到現代的VCD、DVD,淘汰率有多麼高,
我們無法擔保在往後,這些播映的機器不會就這樣消失,
因此在轉換資料或保存的資料,還是只能用最原始的膠捲。
__________________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小弟的個人BLOG,歡迎光臨指教!

強力推薦一份關於紀錄片的電子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歡迎訂閱!
舊 2004-05-08, 03:36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新天堂樂園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