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1582年6月2日,織田信長在京都本能寺遭遇家臣明智光秀叛亂,寡不敵眾,自戕身
亡。這時,德川家康正在大阪府遊山玩水,當天還打算回京都與信長共聚一堂。途中
抵達飯盛山時,接到信長斃命的速報。當時41歲的德川家康立即說要切腹殉死,後經
家臣勸阻,沉思許久,才轉念為「應該舉兵為信長復仇」。然而此刻身邊護衛僅有80
人左右,真要打起來,不要說是復仇了,就連自身性命也很難保。
家康與眾家臣們商討後,得出一條逃脫之路:便是從飯盛山一直線翻山越嶺到伊勢灣
白子港,再搭船到愛知縣高濱港,逃回本國。從飯盛山到白子港之間,總計96公里,
途中必須經過伊賀,因此在場的服部半藏正成,利用老家力量,召集了200名伊賀忍
者與100名甲賀忍者,一路護衛家康逃脫叛亂現場。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翻越伊賀
事件」。換句話說,這時若是沒有伊賀、甲賀眾忍者的助臂,日後也就不會出現德川
幕府了。
此時,伊賀眾忍者會不顧性命保衛家康,也是有理由的。如果有人看過「梟之城」這
部電影,應該記得片子開頭有一場屠殺伊賀忍者村的鏡頭吧?那正是前一年織田信長
所下的命令,以4萬5千大軍攻擊2千忍者,殊死戰鬥長達10天。當時一些上忍、中忍
們帶領著眾多下忍殺出重圍,逃到諸國。其中大部份都是逃進德川家康藩國內,在九
死一生中撿回性命。因此換個角度來看,全程96公里、5夜6天的家康潛逃之行,其實
也可以說是伊賀眾忍者們的報恩行動。
日後,家康命令正成組織「伊賀組同心」(相當於現代的警察局),讓正成支配這些
忍者。而正成也充分發揮了這個集團的特異能力,輔助家康走向奪取天下之路。遺憾
的是,正成於54歲驟亡,長男服部半藏正就(masanari)繼承了他的地位,服部家的
悲劇也跟著開場了。
正成有兩個兒子,長男正就,次男正重(masasige),資質都不出色。有文武才略的
父親正成于生前便已看出兒子們的庸碌了。
話說1579年,織田信長以「懷叛變之心」為由,命令家康處死嫡子信康(也是織田信
長女婿)。家康惱懆多日,終於命令信康自裁。並下令另一位家臣負責「介錯」
(kaisyaku)之任。為了減免自裁者切腹之後的痛苦,「介錯人」於自裁者切腹後必
須即刻揮刀斬斷當事人的頭顱。豈知那位家臣耐不住這項相當於「弒君」的職責,竟
然毅然出奔了。於是家康只得命令正成肩負起這項重任。
正成出發前夜,正就一本正經地端坐在父親面前,說:
「請帶我一起到二俁城。用我的頭顱替代信康主公的性命。」(二俁城是當時信康幽
閉的城堡,現靜岡縣濱名湖附近)
正成思慮了半晌,徐徐回說:
「你說的正好,我也正在考慮這個方法。只是,身為人父,我無法先開口向你提
議。」
正成道畢,正就當場就變了臉色。
正成再度叮囑:
「脖子洗乾淨了嗎?」意思是說,切腹的事前準備都齊全了嗎?
正就五官痙攣,結結巴巴回答:
「我是想,先得到父親大人允許之後也不遲……」
正成板起臉:
「算了,下去!」
此時,信康21歲,正就15歲。就年齡來講,正就根本無法當替罪羔羊。而正就內心也
非常清楚這一點,才故意挺身而出,打算博得父親讚揚。然而,飽閱風霜、才勇兼優
的正成,怎麼可能識不破小犬居心何在?可憐的正就,不但弄巧成拙,還曝露出自己
的愚昧凡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