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xs112.tw
Elite Member
 
sxs112.t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12,393
ASUS與競爭對手差距愈拉愈大獲利能力見端倪

主機板廠即將在本周五前陸續公佈2004年第一季獲利成績,華碩在產品多角化佈局效益顯現,以及巨獅策略奏效下,外資預期很可能是第一季稅前獲利唯一比2003年同期維持成長的主板廠,同時華碩與其它3家一線主機板廠稅前純益總和的差距也明顯拉大,巨獅的威力果然驚人。華碩從2002年第二季開始,單季稅前獲利金額,便超越技嘉、微星、精英3家廠商獲利總和,而在主機板產品線大力推展巨獅策略下,2003年華碩與其它3家廠商獲利總和差距更是逐季擴大,至2003年第四季該差距已拉大至逾15億元,2004年第一季可望進一步拉大至差距26~28億元,創下歷年華碩單季獲利與3大廠獲利總和差距的新高紀錄。

  技嘉預估,2004年第一季毛利率將持穩守在14%以上,扣除1億餘元匯損後,外資預期首季稅前獲利約6億元;微星在認列生產線裁減資遣費用約1億餘元後,法人預估單季稅前將僅6億元左右;精英2003年第四季毛利率滑落至4.1%,2004年首季獲利恐不樂觀。

  主機板廠坦言,華碩在擴大主機板出貨規模後,採買成本優勢已大幅凌駕同業,儘管主機板同業企圖以推副品牌、跨足筆記型電腦(NB)市場等模式急起直追,但4大廠間的競爭差距短時間內恐仍將持續擴大。

  至於主機板市場方面,由於通路市場對低價產品需求上揚,主板廠第一季紛鎖定低價市場,但根據資策會最新公佈統計數字顯示,主機板第一季出貨平均單價60.9美元,僅較2003年第四季61.2美元微幅下滑。主機板廠商表示,第一季因晶片組與PCB等零組件成本上揚,因此,雖然業者紛擘畫低價產品戰略,但實際上低價市場戰火不如預期猛烈。

  展望第二季,由於通路市場買氣恐不佳,加上OEM提貨力道不強,全季出貨表現將比第一季衰退逾10%,但相較於2003年同期,仍將成長6.9%。廠商認為,淡季買氣冷清,即使降價也無濟於事,因此,第二季產品單價走勢仍趨穩。

  此外,英特爾(Intel)915P、915G及925X等新產品6月才會上市,新品效應在第二季將不會出現,至於英特爾新平台產品上市後,能否提升主板ASP,業者持保守看法,原因是雖然大陸、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主機板需求上揚,2004年出貨預估成長6.7%,但因新興市場產品單價相對偏低,對ASP幫助有限。



來源
--------------------------------------------------------------------------------
最近,台灣一線主板大廠相繼公佈了2004的計畫,四家廠商全年主機板出貨量達9,670萬片,逼近1億片大關,年增率W過25%。技嘉2003年一共銷售了1350萬塊主機板,其中70%是ODM/OEM訂單,30%是PC組裝市場的訂單,預計2004年在大陸市場銷售260萬塊主機板,比2003年增長大約24%。華碩2003年主板出貨量比2002年大幅增長70%,全全球出貨量預計可達3000萬片,2004年,華碩計畫主機板出貨量增長35%,總出貨量約達3500萬片以上,挑戰4,000萬片目標。華碩的計畫包含其子公司華擎的600萬片出貨量在內。預估,華碩主機板相當於第二、三名主機板廠出貨的總和,全球市場佔有率將進一步擴大至30%左右。微星2003年主機板出貨逾1,500萬片,對2004年主機板出貨增長比較審慎,預計全年主機板出貨量增長10%,達到1,650萬片。精英2003年主機板出貨量達1,836萬片2004年主機板出貨目標計畫達到2,400萬片,年成長率高為30.7%。主機板價格大戰直接導致主機板廠商的毛利率降低,2004年,主機板的利潤空間進一步萎縮。
     
      
舊 2004-04-29, 03:25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xs112.tw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