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utumnmoon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904
續篇之終篇

V1000,V1200,V2000的大小比較,
V1000和V1200高度相同,V1000是標準型,V1200是夜安型........喔不是啦,是加長型,怎麼動都不會漏喔。
V1200和V2000則是長度相同,詳細的尺寸,大家到聯力的網站去看就知道,基本上V2000和現在的PC-7系列差不多。



這是V1000和V1200的硬碟架,一共可容納六個硬碟,
我當場試過,用標準型的排線連接到主機板時,
六個槽都不會有排線不夠長的問題,
至於主機板上的SATA槽也OK,
如果是SCSI的外加卡,應該還好,
印象中SCSI的排線都比IDE長一些,
應該不是大問題。
硬碟槽的兩側採塑膠導槽設計,
硬碟不會直接跟機殼的金屬部分接觸到,
可以減少共振和讀取聲傳導到機殼的噪音。



從下列兩張照片可以看出硬碟的固定方式大有進步
硬碟的固定螺絲,是鎖在硬碟上,
再將硬碟置入導槽向後推入,
推入後再將前方卡榫向上推,就可以固定硬碟了。
拆裝都蠻方便的。




在V1100和V2100的部分,在硬碟槽的底部散熱孔的位置上方,
會裝置一塊隔音板,擋住下方空洞,以免噪音傳出。



V1000系列的前置IO和公司標誌,
為了顧及整體感,連前置IO的固定螺絲,都特別選用梅花頭的,
看起質感還不錯
至於公司標誌(歹勢,塑膠膜忘了撕掉),則採用鋁材打造,
用不同的表面處理方式來凸顯質感。比以前那個舊的標誌優雅多了。


這是側板上的定位鋁釘,是用瞬間高溫直接融接在側板上,
所以不會影響到背面美觀度,那一根鋁釘,成本價是六元,
我偷偷算了一下,一個側板上有十五根(含那個鋁槽固定螺座上,一條有三個,一共四條=12個)
不算工錢和機器的成本,光鋁釘就要90元了。



早期聯力的PCI固定孔,大概是大家罵得最爽的缺點,
我記得我最早的一個聯力機殼,光是PCI就用了六種大小不同的螺絲,
只剩最底下那個用不著的ISA插槽是「完璧」,
真是%*&= **+$#,不過近期聯力的機殼,
在螺絲孔後方都會加上防脫牙裝置,這次也不例外,
至於PCI擋板,依舊是做得Bird亮,
大家也許不知道,聯力一開始接觸電腦產品的領域時,
就是專門生產PCI擋板起家,後來再涉足到抽取盒,發展到今天的規模。


電源開關,也是鋁材車製,一個報價要兩三百元,
電源燈和硬碟讀取燈,都做得很精緻喔。



呼,總算貼完了,
謝謝大家收看。
舊 2004-04-05, 10:11 A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utumnmoo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