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Member
|
其實這是管得到表面~
管不到裡面的一種....該怎麼說呢 ? 是圖利財團嗎 ?還是方便作生意的人?!
在工作上有實際經驗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出口時會在打報關資料的時候故意寫得比較便宜
而在進口的時候也同樣會要求對方把實際賣價給寫得更便宜
這些~都是公司行號在國際間常見的一種逃漏稅方法!
否則進貨來要扣一次進口關稅
賣掉的時候又要再報一次營業稅
笑話!生意人會給你扒兩次皮嗎 ?
管不了諸多公司行號的漏洞
個人用戶倒是一個都逃不掉...
這不是大者恆大 , 富者恆富是什麼 ?
(當然...你如果買的量大到可以要求賣方壓低報關資料..這當然...
但是各位不能否認在進出口關稅上的確是有不合理不公平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