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現在再說日本軍事現代化與武士道的
關係。其實大意也很簡單,就是當時
山縣等人片面擷取了武士道的精神,
作為當時徵兵制軍隊的信念與軍紀要
求。例如效忠、服從、勇敢等。以及
對日皇絕對效忠的宗教觀念。因此,
他們對武士道精神的擷取並不完全,
而是斷章取義,夾含更多神道教色彩
的。
當時日本急著要「脫亞入歐」,要學習
民族主義正日漸澎湃的歐洲諸國行徑,
尤其是剛竄起的德國。因此,壓抑了對
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學習與接受。之後
,又因為一連串的軍事勝利(1894年
擊敗中國,成為亞洲新霸權;1904年日俄
戰爭後成為列強;1914年參加第一次世界
大戰等)不能回頭,最後在1941年走上
了向美國挑戰的路。
所以,若要將武士道與之後的軍國主義畫
上等號,確實是牽強的。
我印象中的比較深刻的武士道武士行為,有
兩位,都在戰國時代(那時候還沒有所謂的
武士道,只有行為),一個是毛利家的清水
宗治;一個是大友家的高橋紹運。
前者在被水攻無計可施後向羽柴秀吉投降,在
孤舟中白衣吟詩扇舞後切腹以換取秀吉不殺城
中臣民的承諾;後者以數百兵力力抗數倍的島
津軍,為主家取得生機後,採用十字切,自盡
而亡。
真的要看武士道,還是去看日本戰國時代的吧,
那裡是日本日後武士道取材的重要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