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ankun
我在另一論壇中看到了這一篇文﹐說中了我對這部片的感受﹐故copy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
又一個美麗的誤會,美國佬借日本武士道沒落來自我批判,落得個兩頭唔到岸。
將日本武士美化為忠君為國之仁人,卻沒有半點思考過沒落武士應否自我改革再
為天王盡忠。森勝元與一班武士慷慨成仁,落得像班無腦愚忠之走卒。最後著墨
要天王不可忘本,試問整套戲何有探討過沒有了武士道會給自身民族甚麼反效果?
對於西方觀眾,上完這節課可會真明白森勝元慷慨就義的價值何在?
艾格林的眼淚該怎個流法,一時摸不著頭腦。對於殘殺印第安人的內疚,除了
發惡夢,與武士們並肩作戰後當能大徹大悟?一大堆似是而非的立場:森勝元的
叛變是「忠盡」於天王,是反現代化?還是只為自己的武士階層爭取立錐之地?
森勝元口口聲聲說不惜以死明志,簡直陷天王於不義。試問廢老師的刀,落得個
不敬;不廢刀,又壓他個反叛罪名。森勝元擺明要死,找天王來做劊子手,倒也
真夠光榮。
艾格林的「內疚」和職份上的衝突,又從何處因武士精神得到導化?最後艾格林
向天王說的「如果你認為我是敵人,我樂意自盡」。這位美國朋友,帶著美國的
「優勢」到來卻叫人不要觸碰,遇著我是天王,也只能無柰苦笑。而今天的日
本,又證明了甚麼個沒有忘本的信念呢?
美國佬的自我反省,真也是越來越不知所謂。寫日本文化更不用說,日本武士當
成是仁義禮智信的代表,恐怕作者連日本戰國歷史都沒好好讀過。對自我價值觀
的批判,流於惺惺作態。明明是自我中心的代表者,卻要說不及武士道好......
|
會這樣覺得只能說你沒完全看懂
從頭到尾武士們沒有不願意改革.... 不然勝元沒有必要學英文, 也沒必要俘虜艾格林只為了了解自己的敵人. 他們是希望能以西方融合自己的文化來截長補短, 而不是完全拋棄自己的文化. 勝元說不惜以死明志卻不自刎, 試想如果勝元自刎之後會怎樣? 取而代之的是全面的西化, 那不是白死的? 勝元與武士慷慨成仁是無腦愚忠? 並不是.... 因為天皇派兵剿滅武士, 等於全面西化的時代來到, 這些末代武士不再被需要, 他們因而選擇死在戰場上, 死的像個武士而不願格格不入的活在西化後的時代. 艾格林殘殺印第安人的內疚從來沒有消失過, 只是在體驗武士的生活後而找回軍人的精神. 勇氣, 榮譽, 正直, 為了自己的信念而戰, 而不是殘殺弱者. 西方文化裡的貴族就好比日本武士, 受良好的教育, 習文習武. 平日雖然養尊處優, 但是在上戰場時是在最前面領導人民, 在日本文化中把武士當成是仁義禮智信的代表, 實在沒什麼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