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nzcym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forum
時脈和效能是兩回事, Branch 類指令常讓你pipeline flush
跟能不能提高時脈是兩回事

然後你真的認為大部分的老師對答案的鑑賞力都那麼低嗎?
還是是你自己的認知發生了基本上的錯誤 ????

高時脈不是萬能, 但是萬萬不能沒有高時脈的潛能. 試想是改線幅寬度提高時脈比較簡單, 還是全部重新設計比較簡單. 雖然同時脈操作之下 P4 贏不過 K7, 但是 P4 架構可以讓時脈往上提高的幅度比較大. 站在公司以營利為目的的角度來看的話, P4 的確是以最少的設計代價得到最多的調整幅度. 只要縮小線幅, 頻率就可以再往上跳一跳.

"大部分的老師對答案的鑑賞力都那麼低", 應該是問看過幾位真的自己設計, 製做出一個 CPU 的老師. (好歹用 programable gate array 去實地驗證自己的設計理念). 不像別的自然科學, 如果自然界的規律是 E = mc^2 那就不會被研究出 E = mc^3. 電腦科學是純粹人類創造出來的, 因此嚴格的說它不是一門科學而是一門 "科學創造的藝術". 老師對答案的鑑賞力這個問題, 應該反過來看看老師自己的創造力有幾分. 如果是個創造力不怎樣的老師, 您又能期望他對不同的答案會有怎樣的反應? 更重要的是如果一個方法一眼望去似乎不行, 那麼他有沒有能力把這個不行的方法變成可行!?

不過在關鍵科目的關鍵考試上還是少發揮創造力, 寫規舉的課本答案比較保險. 不過出來混飯吃就要想清楚, 大概沒多少公司願意接受一個只會寫課本答案的 RD. RD 的看家本事是 sailed on uncharted water, 即使沒有海圖也要找出一條安全的通路把船開過去. 出來混以後就會明白.
舊 2004-01-22, 05:17 A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zcym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