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一刀兩斷/coolchet亂講: 我看末代武士
瀏覽單個文章
Ed.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2,085
三、秋風白雲時節
戊辰戰爭解決了政權轉手問題,大久保將注意力轉向了內政建設,首先一件事,是利用天皇巡幸的名義,遷都江戶,並改名東京,藉以抵消幕府殘餘在東京的政治影響,同時又可以擺脫京都保守派的影響。
大久保雖從一介藩士躋身於中央政界,但他深知不消平地方勢力,新生的明治政府是得不到鞏固的。1869年到1871年間,明治政府完成了奉還版籍和廢藩置縣的大業,初步從政治上削除了諸侯的割據勢力。
明治政府還決定派遣考察團出國,同歐美國家談判修改條約,同時通過對歐美的考察來探討新政府的治國方略。拿大久保的話來說就是:“要打倒幕府,建立天皇政治。這種事業亦大體完成,幹了我們所應當幹的事。但是以後,就實在爲難了。”所以,應該由政府高級官員去親自考察、直接體驗西方文明。1871年底,以岩倉爲特命全權大使、大久保等人爲副使的由新政府主要官員組成的大型使節團開始巡訪歐美,這在當時的世界史上是個空前的壯舉。
在歐美列強面前,當時尚屬百廢待舉,弱小疲憊的日本是難以達到修改條約的目的,使節團遂專心致力於考察和學習。他們不但注意英、美、法等大國的情況,還注意了荷蘭、比利時等小國如何在弱肉強食的世界角逐中維護自己國家的利益,研究了普魯士興盛致霸的過程和經驗。他們專程拜訪了德國首相俾斯麥和德軍統帥毛奇,大久保對於這位德國首相的鐵血政策佩服得五體投地,認爲“要重新經營國家不能不象他那樣辦”。使節團對歐美的考察爲時一年又十個月,巡訪十二個國家。他們對日本和整個世界的認識都更加深刻了。
大久保於1873年5月應三條實美之召提前回國,這期間各個藩閥派系勢力在中央政局的爭奪有所加劇,又爆發了關於“征韓論”的問題。得知這個情況的大久保,拒絕擔任新政府任命的參議職務,等待使團成員歸國的“秋風白雲時節”再做最後解決。同年9月,岩倉等使團成員全部回國,緊接著於10月召開了一系列會議。大久保等人通過外出考察,深知日本國力之不足,主張“內治優先”,所以在“征韓論”問題上,使團的成員都抱一致反對的態度。大久保更舉出七條理由,對征韓論進行批駁。他的中心看法是:“整頓國政,富國文明之進步,乃燃眉之課題。”由此看來,圍繞“征韓”問題的爭論,即反映了當時留守政府和使團等方面的派系鬥爭,更反映了日本應該走什麽道路的認識差別。特別是力主內治優先,有重要意義。
兩派爭論甚爲激烈,太政大臣三條實美甚至因而稱病辭職。大久保等人暗中活動,再次利用王政復古時使用過的手法,弄到一份敕旨,利用天皇權威,讓岩倉代理太政大臣,這一招奠定了內治派的勝利。竭力主張征韓的西鄉派下野,改組了政府。這場政爭,史稱“明治六年的十月政變”。
__________________
*****我始終反對戰爭,除非為了和平的緣故--格蘭特*****
Miss July: I'm the girl. Why do I have to carry everything?
Steven: I support Women's Lib. don't you?
台灣新文化紀念館 96.10.18~96.12.25
台北市寧夏路89號大同分局3樓
2004-01-21, 10:00 PM #
21
Ed.
瀏覽公開訊息
傳送私人訊息給Ed.
查詢Ed.發表的更多文章
增加 Ed. 到好友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