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te Member
|
《紀錄片》
1. 最後的字 (Letzte Worte / Last Words; 1968, 13 mins)
2. 前途茫茫 (Behinderte Zukunft/Handicapped Future; 1970, 63 mins)
3. 沈默與黑暗的世界 (Land des Schweigens und der Dunkelheit / Land
of Silence and Darkness; 1971, 85 mins)
本片將一群又聾又啞的人,置於日常生活的脈絡之中,在語言缺席的狀況
下,以影像架構出聾啞者被禁錮、遭受放逐的生活空間,並帶領觀眾完全投入
這個封閉的世界,將聾啞人的內在感官作用提升至「精神上」的層次,在此,
荷索勾勒出的景觀,存在於人類的心靈之中。
4. 上帝的憤怒使者 (Glaube und Wuhrung / God's Angry Man; 1980, 46
mins)
5. 佈道家 (Huie's Predigt / Huie's Sermon; 1980, 42 mins)
以上兩部紀錄片,都在美國拍攝,和「費茲卡拉多」為同一時期的作品。
6. 小兵之歌 (Ballade vom kleinen soldaten / Ballad of the Little
Soldier; 1984, 46 mins)
7. 發光的山 (Gasherbrum - Der leuchtende Berg / The Dark Glow of
the Mountains; 1984, 45 mins)
8. 荷索的畫像 (Was ich bin, sind meine Filme / I Am My Film:
Portrait of Werner Herzog)
「我就是我的電影: 荷索的畫像」是由 Christian Weienborn 和 Erwin
Keusch 所導演。 在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荷索的現身說法,關於他電影
的不囿於形式、以及種種令人目不暇給的繁複技法。這部紀錄片中,相當清晰
地呈現了荷索思考的許多層面,以及他對電影藝術的種種概念,使人對這位才
華驚人導演的創作方式,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9. 荷索的電影夢 (Burden of Dreams; d: Les Blank, USA, 1982, 94 mins)
本片由曾經導演「荷索吃鞋子」的美國導演萊斯布蘭克執導, 為記錄「費
茲卡拉多」一片拍攝過程的紀錄片。當時的拍片地點--祕魯,和厄瓜多爾邊
境正醞釀著戰事;荷索拍片過程中屢經困難,不但因當地土著的爭權事件而遭
阻撓,演員也再三更迭,「費」片中更面臨了必須將一艘大船從一條河上搬運
越過陸地、到另一條河上的難題,天然環境設下的種種障礙,似乎是不可抗力
的,荷索的電影夢, 究竟能否實現?…… Les Blank 特殊的紀錄片拍攝風格
,連續獲得影展及影評的青睞;在這部影片中,為荷索狂野的電影夢想,留下
了最好的見證。
10. 666 室 (Chambre 666. N' importe quand...; d: Wim Wenders, 1982)
聞名國際的導演文溫德斯一九八二年下榻於坎城影展旅館之際,在房中架
起攝影機,邀請參加影展的許多知名導演來面對鏡頭,侃侃而談電影創作和藝
術的理念;應邀在列的導演,有安東尼奧尼、高達、法斯賓達、保羅莫理西、
蘇珊席格曼、以及荷索等人。當被問及電視這種媒體是否會危及電影的生存時
,荷索起身關上身後的電視,表示他的行動可以戰勝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