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romLin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納西色斯湖畔
文章: 6,987
再介紹一部充滿童趣和詩意的伊朗電影..........

[柳樹之歌] Beed-o baad (Willow and Wind) (1999)

台版DVD是輝洪發行的.

資料來源: http://www.movie.com.tw/event/festival/HTML/2.htm

伊朗片 普遍級 77分鐘
導演:默罕默德.阿里.塔勒比(Mohammad Ali Talebi)
演員:哈第.阿里柏 阿米.傑發達

【故事大綱】

在伊朗的北方,幾乎終年下著雨。
一個到新班級報到的男孩注意到雨正掃進教室裡,原來教室的玻璃窗戶被另外一位同學打破了,按照學校的規定打破窗戶的學生必須負責修復它,否則不准進教室上課,而當天是必須修復玻璃的最後期限,可是地平線盡處烏雲密佈,暴風雨天漸漸逼近, 小男孩們該怎麼辦呢?
導演塔勒比的作品,影像清新深遠,兩位小男孩自然純真的表現,更令人憐愛不已,從本片可以窺見伊朗兒童另一個視界。

【導演介紹】

默罕默德阿里塔勒比1958年出生於德黑蘭,畢業於戲劇藝術學院,電影及電視導演科系。作品有
1985年 釣魚線
1986年 狂路
1989年 櫻草花
1992年 靴子
1998年 米袋
1999年 柳樹之歌。

【相關新聞】

阿巴斯的愛才之作 『柳樹之歌』再顯伊朗兒童電影動人風情

對於伊朗電影而言,阿巴斯無疑是教父級的人物,不僅揚名國際,榮獲坎城、威尼斯多項大獎,更不吝伸出援手,提攜電影後輩(去年坎城影展得到金攝影機獎的兩名伊朗導演都曾是阿巴斯的副導,而以『生命的圓圈』榮獲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的賈法潘納希的第一部作品『白氣球』則由阿巴斯親自編劇)。即將在「真善美影展」放映的『柳樹之歌』也是阿巴斯創作劇本,交給另一位導演塔勒比所拍攝而成,充分將他電影中樂於助人的伊朗精神實踐在現實環境裡,而成為國際影壇佳話。

『柳樹之歌』的故事是描述一個小男孩不小心打破教室的窗戶,學校規定小男孩必須在期限內將玻璃修復,否則不准進教室上課。到了最後期限這天,一個剛轉學過來的新同學決定伸出援手。面對又是風、又是雨的惡劣天氣,男孩們必須先籌錢,跋山涉水將玻璃買回,打破玻璃的小男孩能夠在期限內及時修復嗎?

伊朗電影極擅長利用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物件,當作電影的中心母題,看似沒啥了不起的東西,往往能夠觸動觀者內心最深層的感情。『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的作業簿、『天堂的孩子』的鞋子,都是經典範例;在『柳樹之歌』當中,導演則用一塊玻璃來發揮同樣的功效,整部電影就隨著這塊玻璃上下起伏,讓觀眾不時擔心玻璃會在狂風吹拂下應聲破裂,還緊張男孩能否及時完成任務。正因為與『何處是我朋友的家』有異曲同工之妙,導演特地找來『何』片的攝影為『柳樹之歌』掌鏡,就是要將那種與自然土地緊密結合的天賦魅力完全發揮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
在封閉的空間打開一扇仰望藍天的窗.

我的部落格: PromLin的非主流部落
舊 2004-01-03, 03:03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romLi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