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不只是台灣 - violence, 一月/1/2004 21:07:22 [+08]
這位組長應該來英國看看...劇場是英國的高級社交活動,如果你去劇院不小心被鄰座的老太太問到:'你覺得這齣戲怎樣?'你最好說好看,敷衍一下了事,千萬不要高談闊論提出什麼自以為精闢的見解,因為人家只是禮貌性地問一下,你也禮貌性地回答就好。如果去看白橡樹跳舞,你最好和大家一起在舞者出場時就拍手,即使你覺得那真是難看得不得了。如果去看Robert Wilson炫他的燈光,發現隔壁的看到睡著也不必大驚小怪,因為他一定會在結束時醒來拍手,而且拍得比誰都用力(他搞不好還會站起來叫安可)。
誠實地去看大眾文化然後說看不懂,和虛偽地跑去欣賞高級文化然後很有品味地點頭、隨評論的意見起舞,我寧願選前者。我在愛丁堡藝穗節實在看過太多被評論捧上天,實則一無可取的作品了。
我覺得要拯救台灣電影,其實還真該從大眾文化入手呢。我覺得那是台灣唯一剩下活潑有朝氣的東西了:八卦、政治鬧劇、偶像明星、醜聞、荒謬的文化現象...想想看,從這些東西中可以挖出多少題材啊。我覺得台灣的電影/文學可以往諷刺喜劇的方向發展,可惜的是,這年頭沒人把大眾文化當一件嚴肅的事來研究。(還要等美國人來把我們的電子花車寫成論文...)
Dogma其實是一種對傳統的反叛,新浪潮也是。它們都來自一群憤怒青年,不滿於現狀,想要改變世界而爆裂出來的產物。我不贊成任何想拍電影的人去承襲某個派別或向任何風格'多多學習',畢竟那只會令自己成為二流。創作就是反叛,沒有反骨,我不知道它還剩下什麼。
暴妹越來越有型迷人了 [R] - wumc, 一月/1/2004 21:26:58 [+08]
資源分配的取捨 - wumc, 一月/1/2004 21:58:34 [+08]
如果以"大眾"的人數做資源分配依據.電影資料館顯然是偏了.
但是若以宣揚各式電影的多樣性為基金會宗旨.顯然還"偏"不夠.
"大眾口味"喜愛的電影仿間取得相對太容易了.
想起阿多諾一直不願意用"大眾文化(massor low-brow culture)"一辭.
而用文化產業(cultural industry)取代.
不只是前者帶有價值歧視.而是這文化是由上而下強加給大眾的.
那是以娛樂為手段旨在達到逃避現實生活和調節心理的產物.
騙走了人們從事更有價值和更更充實活動的能量和潛力.
目前所謂"大眾文化"根本不是根植於大眾的.
當然.我沒那麼憤世嫉俗.
有時看看文化產業的操弄也蠻爽的.
但留給電影更多可能性.就是留給電影生命力.
(除非你真的相信院長已經把悶電影在台灣炒成主流了.
否則踢什麼館....開玩笑的啦.盡量踢.踢給他死.)
來人啊~把腳拖出去綁了.... - Boogieman, 一月/2/2004 00:11:33 [+08]
突然想到一種想法,不曉得形容的好不好?
我們現在稅制是"萬"稅,什麼都要課稅..
土增稅為了減半不減半,也可以吵個半把月..
我相信,沒有人願意(多)繳稅,大家都希望不要繳稅最好..
但如果不繳稅,政府如何施政變相成為另一種福利..
所以,課稅變成是一種違反大眾意思的行為!
相對的電資館的功能旨在推廣具文化價值的電影.大致上偏藝術類的電影!!而好來塢電影是全世界公認最受歡迎的電影,通俗老套商業成份佔的比例也不在少數!!普偏文化價值不高是公認的!
如果為了大眾口味,而逕行變更"文化保存"的初衷,那反而有點可悲!
雖然我們是民主社會,多數決!
但我深信"真理"才是最重要的!!
喳.....威武..... - wumc, 一月/2/2004 00:29:28 [+08]
院長升堂時有沒有掛"公正廉明".
其實蠻期待多一點人來擊鼓申冤地.
哎啊啊..電影的藝術有時候不僅僅包函電影的故事本身啊 - 半瓶醋, 一月/3/2004 12:40:07 [+08]
有時候我覺得那些幫特效電影做事的工作人員很可憐
除了在頒獎的時候拿個獎項,從來沒有什麼人肯定她們的成果
從電腦特效鏡頭,服裝設計,背景設計,高難度運鏡和電影音樂...
都被衛道人士棄如鄙蓆
電影被稱為第八藝術,他的藝術性應該不只包函戲劇本身而已吧?
電影資料館的如果真的只認為眼睛盯著那些古老的導演就是具有文化價值,那眼光也太狹隘了.....
踢館之說,言重了..(我覺得沒啥事吧!!) [R] - Boogieman, 一月/2/2004 00:26:55 [+08]
呵呵. - wumc, 一月/2/2004 00:24:10 [+08]
好像一直對醋兄太兇了.
想對這些未來希望擺出道貌岸然的模樣.卻還是會笑場.
我是覺得應該要裝更兇一點.才會激起年輕人反抗的鬥志.
我記得年輕時應該就是天不怕地不怕.
>只是電影嘛,沒什麼的?
不.電影是生活的態度.不准他人忽視或嘲笑.
醋兄要捍衛自己靈魂內的東西.
哎啊啊~我就承認我是庸俗的大眾了 - 半瓶醋, 一月/2/2004 00:51:16 [+08]
我這一代80年代出生的青年~已經有一大部分在希望台灣將來和哪一國合併的選項下填選"美國"了,我們到目前為止有一大半的生涯是在美式的娛樂下薰陶的,相對的文以載道的台灣電影感覺起來反而像是可以反抗判逆的對象了不是嗎?
因為這些台灣電影都是老人家們拍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