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伊卡魯斯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小徑分岔的花園
文章: 1,758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lpasino
記得很久以前看過的消息
迪士尼早期的電視動畫是每秒36張(我想大概是"白雪公主"那年代,動作非常流暢)
後來為了成本考量才會降低張數,美日都一樣
確實,動畫張數不是最重要,故事內容才是重點
但號稱一億元堆出來的梁祝卻是這樣的表現
對動畫稍有了解或要求的觀眾大概花錢的慾望就少了一半
不是不想支持台灣的動畫發展
但以台灣不尊重動畫的社會,和技術人才的培養不夠專業
而且也沒有高層相關單位來積極發展
台灣不是沒人才,只是沒有培養的環境
想支持也覺得無力了

也許你記錯了....我是不知道這麼回事....如果把白雪的dvd調出來看...應該也不會有36f/s的情況出現吧(電視是30f/s,但電影規格轉過去會有其中幾格是出現各1/2的情形)
除非以前的電影膠捲曾出現36f/s的規格.....不然卡通一定是跟電影一樣的規格...絕不可能浪費多餘的力氣....因為卡通太耗費成本了....必須精確計算好每一段必須的畫面才著手下去拍.....幾乎是沒有多拍的部分.....在後製過程刪去的畫面也少之又少...

電影的放映從以前以來....就我印象所及....大部分是以每秒24格...一格快門閃動兩次變成每秒48次的閃動來使人眼察覺不到.....當然也有機器可以用60f/s甚至72f/s甚至以上的規格拍攝....但那大部分是使用在慢動作的拍攝上....也就是"快拍慢放"....意思就是最後的放映模式仍然是24f/s....只有少數放映才會使用高規格...多半是實驗短片..為什麼....因為成本問題....使用24/s以上的規格....意味著底片的使用量會暴漲.....即使是一般的影片拍攝都會無法接受....因為他們浪費的底片已經夠多了....而播放出來的效果並不會明顯不同
而卡通就更不可能了....多一格都代表多一格的原,動畫,上色....比電影更恐怖的.....
__________________
伊卡魯斯在夜間飛行
舊 2003-12-28, 12:42 PM #5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伊卡魯斯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