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上面的測試成績排列在一起方便比較:
代碼:
FFX-2-06 XviD H.263+Trellis
Minimum Average Maximum File Size(bytes)
Y-PSNR: 43.9278 47.0486 52.1397
U-PSNR: 43.7358 47.5676 1.#INF
V-PSNR: 43.7541 47.5759 1.#INF
Sum PSNR: 43.8961 47.2161 52.2894 12,046,336
Average Vqm= 0.312550
Average SSIM= 93.33
avg. quantizer=1.978
==========================================================
FFX-2-06 WMV9 2-pass
Minimum Average Maximum File Size(bytes)
Y-PSNR: 44.8116 46.7665 53.1485
U-PSNR: 45.3305 47.5495 1.#INF
V-PSNR: 45.3189 47.5370 1.#INF
Sum PSNR: 45.0766 47.0103 53.3204 12,118,016
Average Vqm= 0.331352
Average SSIM= 92.63
==========================================================
FFX-2-06 DivX Pro 5.1.1 3rd-pass
Minimum Average Maximum File Size(bytes)
Y-PSNR: 41.3901 46.4709 51.5800
U-PSNR: 41.3333 46.9806 1.#INF
V-PSNR: 41.5270 47.0091 1.#INF
Sum PSNR: 41.4035 46.6386 51.7779 12,023,808
Average Vqm= 0.340202
Average SSIM= 92.89
avg. quantizer=2.223
壓縮時間(在 P!!!/SSE 上)
WMV9 1st-pass 速度很快,2nd-pass 很慢。
XviD 和 DivX 1st/2nd pass 速度差不多,XviD 速度最快,DivX 速度比 WMV9 2nd-pass 快,但是 DivX 只做 2-pass 實在不能看,假設 DivX 最少做 3-pass,總和起來速度比
XviD(2-pass) > WMV9(2-pass) > DivX(3-pass)
據說在 P4 上有 SSE2 幫助,WMV9 速度會更快。
對了,在不同 CPU 上,由於指令集不同的關係,壓出來結果會不一樣,當然 PSNR 會跟著改變。
同時,只做一個訊源的測試,只做某個流量的測試,或者只列最後的 Overall PSNR,只有這樣的一個數字,其實對 codec 整體表現的描述是不夠的,也是無意義的。
所以以上的數字僅供參考,您還是要自己壓壓看。
當然 PSNR 差距大到 0.5dB 以上,是一個很大的差距,我們可以認為這個 codec 整體的表現確實是較優異的。
同時藉由測試,可以觀察 codec 的一些特性,例如 DivX 對於高動態的畫面容易出現瑕疵,XviD 會均等的分給各個畫面 bit,有時會分給高動態畫面太多,WMV9 對於某些訊源壓出來很慘,原因不明... 等等,可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