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轉貼藍祖尉的專訪~
日期: 2003/12/2
標題: 霍華蕭爾的專訪
內容: 「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即將揭開神秘的面紗,紐西蘭奇才導演彼得傑克森打造的「魔戒」傳奇,即將攀上最高峰。
面臨席捲全球的「魔戒」浪潮,有人迷戀托爾金的原著小說,有人歎服彼得傑克森的影像魅力和敘事手法,更多的人在小說和電影的世界中來回梭遊,怡然自得,不管你有多喜歡「魔戒」的小說和電影,無可諱言的,作曲家霍華.蕭爾創造的「魔戒」音樂,也成為「魔戒」迷共同認識和擁抱的音符,他將要在台北發表他的「魔戒交響詩」,抽空也接受了我的專訪,公開了這套史詩電影的音樂奧秘。
問:「魔戒」系列電影都長達兩個半小時以上,在百分之九十的場景中都聽得到各種不同的音樂,有時候是強烈地傳達出劇中人物的感情,以及劇情轉折,有時候則是一種背景,一種氣氛,不管是什麼形式,幾乎是有影像就有音樂,濃郁飽滿,為什麼是這種模式?你會不會覺得音樂太豐沛了?
答:那是史詩電影的傳統作法,好萊塢黃金時代的電影不都是用這種方式來說故事嗎?彼得傑克森從不諱言好萊塢史詩電影對他的啟發和影響。我們在籌備「魔戒」時,就不時拿出性格巨星埃洛弗林當年主演的「俠盜羅賓漢」和「劍俠唐璜」,以及著名的戰爭電影「藍徽特攻隊」來參考,英國作曲家墨希斯賈赫替「阿拉伯的勞倫斯」和「齊瓦哥醫生」寫下的音樂,更是史詩電影的範本,不時就會拿來討論,前賢古人都用大量的音樂來幫襯史詩電影,而且成效卓著,既然呈現史詩風貌就是「魔戒」追求的目標,我們就決定用這種最古典的音樂樣式來配樂。
問:彼得傑克森怎麼找上您來替「魔戒」配樂?
答:你要去問彼得…(哈哈大笑!)當時我在紐約,他在紐西蘭,真的是天南地北,有一天他打了電話到紐約找到我,我沒有問他為什麼找上我,但是我相信,過去我替「變蠅人」、「沈默的羔羊」和「火線追緝令」等作品的配樂他一定都知道也聽過,知道我的專長和興趣,所以一拍即合,我們一聊就整整一個小時,當時他就邀請我說你何不到紐西蘭來看看。
問:你一定沒有想到這一趟紐西蘭之行,竟然會就這樣踏上「魔戒」的旅程,而且這一趟旅程整整要走上四年?
答:是的,現在想起來都覺得一切有如一場夢,雖然,接下「魔戒」作曲工作那一刻,我就知道必須放下一切,全心投入。
我原本就很喜歡「魔戒」的小說,一旦有機會來寫「魔戒」的電影配樂,當然是躍躍欲試,興奮得不得了,可是彼得到底怎麼拍?會拍成什麼樣子?我也充滿了好奇。到了紐西蘭的製片小組工作室,我真的是大吃一驚,沒有想到籌備規模這麼龐大,服裝那麼華麗、器物既有寫實考據,還有創意,更不要說彼得展示驚人的電腦特效工程了,他們的企圖心、努力以及前衛先進的電影技術當場就說服了我。當然,紐西蘭的風景更是壯觀,彼得帶我去外景地參觀,逐一解釋會用在那一場戲的時候,我覺得那根本就是小說世界的再現,熱情與期待的種子就這樣埋在心底。
彼得交遊廣闊,我還記得有一次他約我到一處懸崖前喝下午茶,他竟然還找到了五十年前第一位登上喜瑪拉雅山聖母峰的登山高手艾德蒙.希拉瑞(Edmund Hillary)來作陪,我一面聽著希拉瑞侃侃而談當年登山豪情,一面看著眼前山水美景,電影的感覺,音樂的感情,就這樣油然而生。
問:彼得的音樂概念和你相似嗎?
答:彼得認為音樂其實就是電影的心臟(這種說法讓多數的作曲家都覺得很受用),因為只要音樂對了,整體的電影感覺就對了,因為音樂內涵不但要包含戲劇人物感情和情節氣氛,更重要的是讓觀眾聽了有感覺,產生他和電影的連結關係,一旦連上了,觀眾就會愛上電影,電影就成功了。
問:你和彼得都是「魔戒」的死忠讀者,他要從文字轉換成影像,你則是從文字中找到音符,你們如何取得一致共識?
答:一切都要從書出發。我在寫「魔戒」音樂的時候,桌上只有三種東西,樂譜、「魔戒」的書和電影的片段。書可以反覆的讀,彼得拍好的電影都會給我一份錄影帶,我就反反覆覆地來看,找尋我要的靈感。
最重要的是,彼得和我都追求一個共同的目標:希望看到電影的朋友都會感歎說這一切真的和小說一模一樣。所以,每個細節都要仔細討論,就是大家共同信奉的工作守則。我在紐西蘭期間,經常一天只和彼得討論一場戲,一個動作,只有從裡到外每個細節都翻出來討論清楚了,才能確定如何去做。一切都要這麼仔細,才能成就一部精彩的作品。
問:音樂的感受很難用文字來形容,彼得怎麼要求「魔戒」的音樂感情?
答:平心而論,彼得才是「魔戒」的靈魂,小說,他早就讀得滾瓜爛熟,電影怎麼拍法他也成竹在胸,所以才能夠三集電影一起開工拍攝,因為所有的細節都了然於胸,各個角色的關係他用一句話就可以說得清清楚楚,讓所有的人都知道該用怎麼樣的情感來詮釋,例如在愛隆的會議上,佛羅多決定接受「魔戒」遠征隊的使命時,劇本上只寫了甘道夫瞄了佛羅多一眼,但是彼得特別提醒我:「甘道夫和佛羅多的關係就像一對父子,他對於兒子願意捨身受命,一方面覺得很驕傲,但是一方面又覺得很擔心,因為從此佛羅多就要歷經艱難折磨了,你不要看那只是匆匆的一瞥,那是極其複雜的父子親情。我的場面調度也許只讓你覺得那只是眼神的流動,但是你的音樂就要能夠反映出,能夠包容進這麼複雜的情緒才對。」
遇上這麼會說戲的導演,遇上這麼一位對所有的人物關係和情感流動都了然於胸的導演,我當然就更明白音樂的功能就是要表現出言詞無法表達的情緒,要透過演員的動作和行為,挖出更深層的意義,這是非常有趣的挑戰,我努力在音符中流瀉出更多層次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