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麥可凱曼
標題:的故事(上)
「終極警探」裡的大鬍子反派艾倫雷克曼,一出場就泠酷得教人噁心想吐,可是,他在李安的手下,卻成了「理性與感性」中最專情,也最癡情的男人。接連替三集「終極警探」譜寫電影音樂的麥可凱曼,也說他真的不是壞人,可是,天生長成這個樣子,你第一眼卻沒辦法認為他是好人。
於是,麥可在「終極警探」裡用了黑夜裡波濤翻滾的音符來描寫恐怖艾倫的難測性格,但是,另外再以貝多芬的「快樂頌」來揶揄、嘲諷和浪漫歹徒的耶誕夜暴行,雖然說同樣的手法,英國大師庫布立克早在「發條橘子」中就用過了(男主角最後還每次聽到快樂頌就想吐),但是麥可凱曼搭配警匪征戰畫面的音樂,依舊產生了教人難忘的效果。
也由於這次合作,他發現艾倫雷克曼戲演得真好,簡直就是千面人,所以,雷克曼升格當導演拍「冬天的訪客」時,他就答應替寫一首風格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暴風雨」,把從舊作撒克斯風協奏曲摘取精華,改用管絃器樂表現蘇格蘭冰荒枯泠的山海景觀,讓這部描寫「有愛,世界才不會冰泠」的主題電影擁有最貼切的電影配樂。
「電影音樂創作要作曲家灌注整個靈魂的神聖工作!」這是麥可很堅持的工作理念,作曲家能不能投注全部的靈魂,關鍵就看導演能不能捉住他的心,所以他很重視與導演的互動關係,事實上,他的工作夥伴都是長期相熟的老友,「我們彼此了解,電影才不會拍得離譜,音樂才會精彩!」
「致命武器」導演李察唐納聽過他和吉他之神艾瑞克克萊普頓合作的「核子火車」音樂「黑暗邊緣」後,喜歡得不得了,堅持要找他作曲,可是麥可凱曼沒空,後來反而是克萊普頓一聽是梅爾吉布遜主演,他很迷梅爾的表演,反過來慫恿麥可譜曲,九八年夏天,麥可已經替「致命武器」連寫了四集音樂了,他的感想是:「多年不見的老友,再度重逢,再度摩擦火花,真是過癮。」
麥可很會寫動作電影的音樂,「俠盜王子羅賓漢」的音樂就是存在他腦子裡已經有二十五年歷史,完全是童年在森林裡奔跑嬉戲的童年經驗重現,最難得的是電影的主題曲「EVERYTHING I DO (I DO IT FOR YOU)」更是清楚投射了羅賓漢瑪莉安的浪漫愛情,締造了電影音樂和電影主題曲同樣風靡影迷的雙贏效果。
每位作曲家都有自己的創作秘訣,麥可的理論是首先要讓自己聽了舒服,聽了開心,因為如果自己都不能受到感動,如何期待別人會喜歡呢?其次,才是來考慮音樂的節奏和旋律能不能吻合電影的要求?不能,就要修改,否則警匪追逐戲配上音樂,觀眾還沒睡著,銀幕上的演員都先睡著了。
從布魯斯威利、梅爾吉勃遜到凱文寇斯納的英雄傳奇電影,確實替麥可掙得了極高的作曲榮譽,不過真正改變他自己命運的作品則是「一九九五春風化雨」,本身就彈得一手好鋼琴的金像獎影帝李察德瑞福斯在片中飾演一位高中音樂老師賀蘭德,在三四十年的教學人生中,他不辭辛勞地輔導學生,認識音樂,吹奏樂器,一直到退休時分,才由歷屆校友返校,在他指揮下舉行了一場告別演奏會。這樣的部沒有血腥和暴力,完全強調人性溫馨的電影,感動了無數觀眾,也提醒他重回母校拜訪昔日啟蒙恩師。
可是返校之後,他才赫然發現,美國政府大幅削減教育預算之後,幾乎迫使各級學校將無關升學和就業目的的音樂教育都停止了,他的老師特地帶他到學校倉戲庫參觀,那裡面,損壞待修的樂器堆得滿坑滿谷,因為學校沒錢,所以不可能請人來修理,因為沒錢,所以學生就不可能再上音樂課,再去認識音樂的美麗,這個狀況如果沒改善,對美國的音樂教育將造成極大的戕害。
回母校參觀結果看出一身泠汗的麥可凱曼,立刻就用電影中的男主角名字,成立了一座賀蘭德基金會,致力於替美國的高級中學籌募音樂教育的專款,而且,他只要有空,就一定到各地的大學和高中演講,呼籲大家注意基礎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好萊塢的作曲家多數都忙著賺錢,麥可凱曼的募款義行,以及推動音樂教育的熱忱,可以說是百不見一的「異類」,卻也因此格外珍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