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hade
[B]不知,我也很好奇,也許是製程還不夠成熟?
和 CD 的 C2 不可修復錯誤(E32)一樣,POF(PO Fail)是無法修正的錯誤,PO 值是 4 豈不是代表完蛋,資料燒到 DVD+R 上之後就錯了,如果是壓縮檔豈不是沒救了?這樣誰還敢用,可是幾乎每一張測起來都有 POF,還是我理解錯誤,測試軟體(K's Probe)的 PO 值不是 POF 的意思?
又,PI Error 的標準是,8 個 ECC blocks 的錯誤總和要小於 280 個。
|
看起來,DVD上的PI和PO是同一層次的EDC/ECC,是在DVD-ROM內的軟體進行修正處理,所以PO也容許出錯,CD的PI和PO好像和DVD的有點不同......
另:跟據觀察,測得到的PI/PO的最大值是208,PO值大於32時便會掉速
測出來的數字應是需要錯誤修正的次數
有空時也替90分鐘CD-R進行C1C2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