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cit0316
想不到日本企業的動作也不如預期中的迅速,應該幾小時就該發現了...
|
反應太慢了...台灣的名人事件,半小時就發現並把價格改回來了,沒想到台灣的效率還比日本高哩!
至於這類網購事件,公司總是要先評估得失再決定後續動作.如果損失不大,不影響公司存續,照錯價賣還可以有新聞效應,獲得廣告利益的話,這樣一來,其實整體損失並不大,甚至反過來還賺哩...如之前的HP事件,我覺得對HP來說,認賠反而比較有利,因為企業規模龐大,賠償金額相較之下很有限,但是廣告效益卻無限.但如果損失很大,照錯價賣可能會讓公司產生危機,甚至關門大吉,那評估下來,公司當然沒必要輕易認賠.
另外,參考相關討論串,得知美國Amazon發生過類似的情況,不同的是Amazon不想認栽,於是消費者告上法院,結果法庭判決Amazon勝訴...即使是相當保護消費者的美國,也會有這樣的判例,我想,消費者權益是沒辦法無限上綱的.(不過我覺得被麥當勞咖啡燙到那個也有點扯.最近還跑出一群胖子要告麥當勞害他們變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