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捉
「電子時代」的加速過程日新月異:電腦的進步幾乎要超越「摩爾定律」(Moore’s Law)的預測軌道;而網路的發展也總在試圖衝撞世界的種種封鎖。除了「時間/空間」之外,我們還多了「真實/虛擬」的向度,要想捉住移動中的對象,似乎越來越不容易……
《全民公敵》(The Enemy of the State)告訴我們:George Orwell的《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其實仍未過去,透過「無線電發報器」、「閉路監視系統」、「行動電話通聯」、「網路交易追蹤」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老大哥的雙眼可看得比過去要更加清楚。孫悟空與如來佛鬥法的陳年往事,拜科技之賜而有了全新的面貌。
《時空悍將》(Virtuosity)也向我們預告,透過「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裝置,不但能讓人們「進入」虛擬世界�***中甚至以奈米技術(Nanotechnology)和機器人科學(Robotics),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衝出」真實世界架起了可信的橋樑。於是我們看到穿梭在兩個世界的兩種生命體,正玩著同一種貓捉老鼠的人性遊戲。
孿生電影《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和《虛擬偶像》(S1mone)更是賦予這種屬於「電子時代」專有的科幻想像一種哲學維度的思考。如果你曾留意,在這兩部出自同一編劇手筆的電影之間,存在著一種微妙的關係:《楚門的世界》所講的是「虛擬世界中一個真實的人」;而《虛擬偶像》關心的則是「真實世界中一個虛擬的人」。在這裡,「真實」與「虛擬」間已不再是一種純粹技術上的區隔──真實世界的人類效法《創世記》般塑造了虛擬世界;而後這兩個世界竟像《啟示錄》一樣混沌合一,天羅地網,無處可逃。到頭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虛擬偶像席夢,竟然需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到最後,楚門跑出了世界般的攝影棚,但誰能保證他跑得出攝影棚般的世界?
憑良心講,無論是《全民公敵》、《時空悍將》、《楚門的世界》或《虛擬偶像》,這裡所提到的科技,在「電子時代」裡100%都有成真的可能,而且似乎為期不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