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brucehon
Major Member
 
bruceho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41

直立波的作用


移動音波的定義是音波是從一個點移動到另一個點的,然而直立音波(Standing Wave)的出現是直立而不向左右稱動,只在原位上下振動的,因此才被稱為直立音波。用最佳位置的原則把平線波的移動寫成:


Y(x,+)=ymsin(kx-w+)+ymsin(kx+w+)
=2ymsinkxcosw+


圖7是兩個音波(有著一樣的幅度,頻率和波長),而且是正相位的,可是卻以不同的方向移動。當兩個音波相遇,它們會互相影響變成一個兩倍幅度的獨立音波。這互相增加的幅度被稱為混合點(antinoedes)。(請參考圖7)



(圖七)


圖8顯示兩個音波(有著一樣的幅度、頻率和波長),一個是正相位,另一個是反相位的,以不同的方向移動時這兩個音波會相遇互相影響,形成了互相抵消。這互相被抵消為零的幅度被稱為交叉點(notes)。(請參考圖8)



(圖八)


當形成一個直立音波時,這個音波就不會再互相移動。而直立在平線波上產生上下的振動。它們會迴圈或產生混合點和交叉點,而這些直立音波中的混合點和交叉點卻是形成聲音層次、定位和聲像的重要因素。


另一個情況是:兩個相等幅度的音波在相同方向以相同速度移動,卻有不同的頻率和波長,這時會出現什麼狀況?用最佳位置的原則以其空氣微粒被推動的結果寫成;


Y(x,+)=ymsin(k1x-w1+)+ymsin(k2x-w2+)
=2ymcos[(k1-k2)/2×-(w1-w2/2+)sin[(k1+k2)/2×-(w1+w2)/2+]


這個空氣微粒推動的結果是兩個移動音波,因而產生聲像。其中一個是正弦音波,以平均頻率振盪的 f=1/2(f1+f2),這是我們能感覺到的頻率。另一個是余弦音波,也就是以不同頻率振盪的 f=1/2(f1-f2)。衝擊波(Beat)的頻率其實是不同頻率的兩倍,f baet=(f1-f2)。


圖9是兩個一樣的音波,而有著不同的頻率,向同一個方向移動的音波結果。衝擊音波以平均的頻率振盪,但其幅度範圍卻隨不同的頻率會有所不同,因而產生平線波上出現不同倍數的音波幅度和抵消音波的交替移動。這也形成了音波的駐波或音波中的抵消。(請參考圖9)



(圖九)
__________________
願大家都好聲
夢裡都會笑

超值好聲 Melody 真空管機

Email:


台灣手機:0936-333339
http://www.ks-hifi.com.tw/

舊 2003-10-14, 02:37 A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ruceho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