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買賣這種問題,要能有好結果,是買方、賣方共同的責任。
買東西受氣?這個跟每個人的標準有關。
像個人跟台南的朋友去北門路上買電腦零件。
因為店裡忙,沒辦法馬上招呼我們,我是覺得不以為意,
因為裡面的人都沒空。但出錢的苦主(我朋友)就不這麼想,
他覺得這家店不懂待客之道...
個人的習慣,在買東西前,會去收集相關資訊,對產品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到要買的時候,就只剩下價錢問題了。去了,就是拿貨,
在付錢前會先檢查一下外觀(有些東西要上機才能測試)。
也因為這樣,所以除非東西真的原本就是壞的,
這個通常是隔天甚至於當天就拿去換,一般都能換。
這樣,應該不會帶給門市人員太多負擔吧?
我應該算是優質消費者吧?
所以,我通常只對晚娘臉孔的收銀員有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