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ince Of Egypt/埃及王子
Original Songs by Stephen Schwartz
Original Score Composed by Hans Zimmer
1998 Dream Works Record DRMD-50041
Original songs **** Original Music *****
by Loyalwise Ye 1999/9/25
甫一聽完<埃及王子>這張原聲帶,即使尚未一睹影片,我就已經給出了我個人
心目中的年度最佳原著歌曲,以及喜劇及音樂劇類最佳電影配樂了.這部電影的配樂
由<獅子王>的漢斯.季默統籌,在表現上相當出色,富有古文明色彩,又兼具史詩
氣魄的力道,雖然配樂手法上不脫他一些動作電影的音樂風格,但在中東民族音樂的
運用上,就真的比艾倫孟肯的<阿拉丁>強太多了.只是我覺得聽這張原聲帶,我個
人是先由史蒂芬史華茲創作的歌曲聽起,本片的歌曲頗富音樂劇氣勢的雄心,每一首
歌曲旋律動人,詞意優美,而且在歌曲的帶領下,畫面已經不自主的由你的腦海中浮
現,栩栩如生,不過這些歌曲的流行版表現平平,並沒有為原聲帶增色太多.
我的建議是先從Deliever Us開始聽起,因為很顯然的,這首曲子是開場的序
曲, 氣勢不僅直追<獅子王>的Circle Of The Life和<大衛王>的Israel and
Saul,而且在戲劇性上更勝一籌,近期曾在<情人最愛>中獻聲的以色列天后Ofra
Haza出任摩西母親一角,儘管這張唱片中有兩大流行天后的超級美聲,但Ofra Haza
的音色和演出,還是壓倒性的突出,令整首作品光芒四射,歌曲本身在原聲帶中有很
好欣賞性,反而電影中的畫面詮釋,感覺上力道略嫌薄弱,流暢度也不高,表現平
平,撇開電影畫面,音樂本身或許反而能提供更多的想像力.
Deliever Us一開場以River Lullaby的小號獨奏開場,感傷溫柔,然後旋律驟然
轉成強悍壯盛的吆喝,一時間,古埃及的滾滾黃沙,金字塔傲視古今的浩大工程,和
猶太人在灼身烈日下的血淚奴役,宛如就在眼前,Deliever Us是猶太人向上帝悲壯無
助的懇求,他們問蒼天可曾聽到祂的子民在哭泣,何時才有人來拯救他們脫離苦海,
悲壯浩大的合唱中,飄出Ofra Haza美如神話的希伯來語歌聲,一無所有的她,為了
讓兒子脫離奴隸的宿命,決定忍痛任他順尼羅河而下,希望大河能帶著她的孩子找到
自由,音樂由Deliever Us轉成River Lullaby(大河搖籃曲),Ofra Haza溫柔悲傷
的歌聲祈禱河流為她慢慢的流,帶她心愛的孩子到自由的土地去,一字一句盡是母親
的慈愛與不捨,在Ofra Haza歌聲的守護中,河中的搖籃平安渡過飛江重浪,埃及人
的音樂響起,這個孩子遇到了沒有子祠的埃及王妃,被收留了下來,然後River
Lullaby再次傳出,唱的是躲在一旁的小Miriam,她是摩西的姐姐,她唱著”你己經安
全了,長大吧!baby brother,有一天回到我們身邊,帶領我們離開這裡”,演唱的
童聲清新真摰,比較之下,台灣的小朋友歌唱比賽實在太不可愛了,音樂漸漸又回到
猶太人的Deliever Us,震撼的唱出民族的悲傷和自由的渴求,最後在Ofra Haza劃破
天際的一句”Deliever Us”中畫下句點,以一首開場序曲來說,堪稱夫復何求了.
All I Ever Wanted是埃及王子摩西驕傲的獨白,他是一個偉大帝國的皇子,有
著足以自豪的家世,這首歌意氣風發,盡是摩西對自己民族(我想指的是埃及)的驕
傲與歸屬感,而後段是埃及皇后的獨白,All I Ever Wanted和River Lullaby交織成
一起,母親的心情都是一樣的,埃及皇后嚴守著摩西身世的祕密,不在乎他究竟是
誰,只願意當他是尼羅河的恩賜.這首曲子在電影中一反音樂卡通的演唱排場,反而
以角色內心獨白的型態呈現,而這也是這部卡通在音樂運用上的創新手法,多首插曲
都採用這樣的格式呈現,不過以這首作品的效果最為出色,同時這個主題也多次運用
在配樂和歌曲中,表現故事中人物心境的變遷,除了上述兩段摩西與母后的演唱外,
在Plagues中也以All I Ever Wanted一曲表現法老和摩西的對峙立場,另一段在配樂
中的優美變化,是摩西在西波拉的身邊醒來,吻了他的妻子,走向沐浴在朝陽下的羊
群和原野時,也用這首主題來表現,不過這段配樂並沒有收錄在原聲帶中,而從身為
王子的驕傲,生為凡人的知足,到背負神諭,為了人民和兄長反目的兩難,All I
Ever Wanted有如摩西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這一點在電影中表現的很成功,但在原
聲帶中因為曲目的遺漏,反而看不太出來,是相當可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