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kokakola
|
曾經聽老師說過路思義教堂蓋成這種形狀的意義,教堂兩面牆從正面看像是雙手合什的形狀,也就是人們向上帝祈導的樣子。
個人不贊成拆掉路思義教堂,它不僅是貝聿銘的作品,更是東海的象徵。從大一進入校園開始,第一本拿到東海的介紹文宣,封面就是路思義教堂;求學的過程中,也常常可看到有路思義教堂圖案的文宣、作業紙、等等....•畢業後在辦離校手續時,校友會館的人員問我們要不要辦玉山銀行的信用卡,同學們都辦了一張,這張卡我並沒有開卡,辦此卡主要的目的也是因為該卡上的圖案便是路思義教堂,此卡另外的功用是可當校友證、亦可回圖書館借書。我永遠也忘不了第一次在晚上走過文理大道,看到路思義教堂的情境,當時我第一次覺得東海真是美。
雖然我曾經在相思林勞改過,但不贊成從相思林開一條路。個人覺得相思林存在的目的就是要隔開喧鬧的東海別墅。沒有了相思林,東海的教室將直接面對著東海別墅的人潮及吵鬧的大馬路,如此一來根本無求學品質可言,可以的話還是跟中興大學一樣開一條地下道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