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trong
各位就停止筆戰吧!!
Cudacke Dees 兄雖然與我同一時期註冊 PCDVD, 看來你以往很少發言, 或者潛水一段時間, 對此地人事�**晹麻I生疏, 樓上其他網友 (如 Promlin兄、Puff Daddy兄) 在此地耕耘貢獻已久, 發言在許多網友心目中, 也都有一定的份量, 或許你不認同他們的說辭, 話不投機就看開一點, 何苦鬧僵呢!? (真實世界已經夠紛亂了, 虛擬世界還要討苦吃嗎??)
|
少發言.. 原來全力比較低呀....
唉.. 要說貢獻偶也不是沒對 pcdvd 幫過忙,
好歹當初第一代的聊天室, (沒錯, 當初 pcdvd 還有聊天室的, 雖然當時都沒人)
還是偶幫站主架的,
原來現在這裡發言全力還有分功勞,
不講道理.. 也難怪有些人會無法認真做邏輯思考,
真的世界上的權力鬥爭已經夠多了,
小小的網上也要講這個.
好吧, 進入正題了,
搞了半天也沒人仔細想過李敖比喻中嚴重,
且非常差勁的邏輯錯誤,
那就來講講吧吃菜跟看電影該相同卻不同處.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trong
關於前面 Promlin兄提到 "電影製作" 與 "做菜" 的比喻, 個人認為極為貼切與傳神, 幾乎找不到其他更好的比喻;
1. 導演 <==> 廚師
2. 音樂、特效 <==> 佐料
3. 好看的電影 <==> 美食佳餚
4. 觀眾 <==> 食客
5. 主要演員 <==> 主菜
6. 佈景道具 <==> 菜餚配色綴飾
|
貼切嗎? 只看這些片面的相同點...
這樣講, 可以說明,
做一套菜跟拍一套電影一樣,
用心, 技術, 材料(資金), 運氣都很重要,
但這完全是製作方面的問題, 跟欣賞品嘗無關,
也就是製作方面再怎麼相似,
要講到吃跟看之間, 根本無關,
先不論比喻失當的問題,
對於撿視舉例時, 觀察的重點方面,
已經完全失焦, 對於品嚐食物,
與欣賞電影之間, 並無做例證的關係.
那裡敖舉例的時候比的是什麼?
是從欣賞的角度來看,
跟製作無關,
在於品嘗欣賞實務的切入點與方式,
李敖說什麼 ?
一到菜吃一口,
不好吃就不用吃啦,
這麼講對不對呢?
其實是對的,
為什麼?
是因為一到菜本身在飲食者面前所呈現出來的型態, (在此要注意李敖說的是一道菜,
不是一到全餐, 或者一家日本料理, 韓國料理, 或者美式餐廳的套餐, 甚至整各店的整體品質, 只是一道, 一道菜)
問題來了,
一道菜舉一般平常出去點菜吃, 或者在家主的情況來說好了,
都是一到菜一種類,
例如一道燒酒雞, 一道公保雞丁, 一道冷盤油雞, 一個美式的 chick stript.(偶喜歡吃雞, 沒辦法)
這些一般家常吃到的都是這種類型的架構,
一整盤, 不管幾條雞腿, 幾隻雞飭, 幾個雞屁股, 或者幾根雞胸調,
基本上要吃出整道菜的味道,
的確最少一口, 最多兩三口也就夠了,
本來就不需要吃一盤,
就算是美時專家當裁判品嚐時,
也少有吃完一整盤的! (還要留度子吃別的呢!)
所以李敖所舉例子本身正確性沒問題,
但問題在哪 ?
問題在於這例子根本就不該用在觀賞電影上,
一部電影在觀眾前面呈現的方式,
時間上是較長的, 整體表現少法是有時間前後順序差別的,
跟一道菜品嚐時, 下口咀嚼入嚥的過程一樣,
卻不是相同於吃光一盤菜,
要用心品嘗一道菜,
就應該要入口, 咀嚼, 下燕(好啦, 偶承認真的很難吃, 可以吐出來)
但是此過程不完成, 還真不應該批評, 因為艮本沒有做出品嘗者該做的,
如果要用食物做比喻, 這樣還接近些,
但是就算如此跟欣賞電影比起來, 還是差了一節,
電影有劇情, 一種要用時間來全面展現的東西,
不看完, 根本無從比評劇情,
不同於吃完一口菜, 就可以嚐出其中味道, 主菜配菜之間配合的好壞,
真的非要用品嘗食物來比較, 李敖則應該說,
一道菜根本一口都不用吃,
一道公保雞丁只要吃顆花生, 或者吃跟青椒,
就可以品嘗好壞,
如此比較, 不喜歡吃花生的人自然不會喜歡功寶雞丁,
不愛青椒的人, 大概也不想吃,
但是這樣卻根本沒吃到主食, 雞肉,
更不用說比較雞肉本身的烹調的好壞, 或者配合花生的口感,
甚至連辣椒的辣味都不見得入口足,
如果有人這樣品嘗一道菜,
那還跟看電影只看前面就不看,
只看過開頭就睡著,
然後再來評論電影一般.
個人喜好都偶不同, 這大家都知道,
也不需要改變,
但是個人喜好本身並無好壞吃分,
只有喜歡不喜歡的差別,
因為不喜歡所以等於不好,
則是可笑的很, 也沒意義.
李敖的比喻, 失當之極,
也顯現的舉例前所做的思考之不足,
回答的答案是正確的,
但是卻文不對題,
沒錯, 1+1=2 是很基本大家都懂的道理,
但是用 1+1=2 來回答並且剖定數位邏輯的 1+1=10,
則是完全失當的比方,
因為 1+1=2 跟 1+1=10 所用的進位系統根本不同,
儘管兩者都是數學,
但是實際運用上光是數位與類比的差異性,
就已經不能一概而論了,
要舉例不是很多情況相似便可,
更要對於不同處有更多的觀察,
如果不同處的影響根本不該忽略,
那就算相同處在多, 說起來在漂亮,
所求得的答案也不會合邏輯,
李敖還是多寫點好書,
少講點笑話吧.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trong
幾乎都對應的上, 其實, 成功之道都是 "用心" 與否, 一部很濫的的電影, 一開頭就能看出端倪, 因為, 電影如果無法在一開始就吸引觀眾, 如何說服他們待在位子上, 繼續忍受一個多小時的疲勞轟炸!?
|
不好吃不等於不好看呀,
個人喜好不等於好壞的分別,
畢卡索當初也沒人欣賞,
當時不少人可能正演也看一眼,
就當他如同幼稚園亂畫,
現在不也是個眾人皆知的名家!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trong
至於所謂的特例, 通常是因為步調緩慢, 或者劇情的安排不得不然的關係, 但是對於這種影片, 觀眾由題材、或導演風格, 就能約略體會, 也大致會有心理準備, 更何況許多網友都已身經百戰, 每年電影閱歷不下百部, 青蔥洋蒜, 看了幾眼, 大都有譜了, 所以, 多多討論電影吧, 來影片區若只顧著吵架, 恐怕會入寶山, 卻空手而歸!!
|
那就希望有些大老門,
能夠在只看電影前十分鐘前半小時的情況下,
多發表一些很有內容感想的電影評論文吧!
偶也很想看看哪天有哪為美食家,
能夠把漢堡旁邊的小黃瓜吃光,
就能品斷漢堡肉的好壞,
說真的,
有如斯功力的人,
還在這討論做什麼?
怎麼還不去當上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