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te Member
|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clee
吃東西的比喻真的不太恰當,這種來自味覺分辨好吃,難吃以及酸甜苦辣,是天生的感覺,不必透過後天的學習,而對電影及文學的好惡及批評,是來自個人後天的學養,人生的閱歷等,因素比較複雜,所以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主觀的成份居多,視乎評批者能否言之成理,讓人信服
|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Cudacke Dees
那就要從吃菜做菜,
跟看書看電影製作電影本身的差異性來說了,
你電影看的不少, 菜也吃的挺多,
應該不至於搞不清楚其中差異,
不足之處也只是在於有沒有仔細想過,
偶不說原因, 第一因為偶懶,
第二既然你都懶的想其中差異性,
跟檢討比喻時的鎖用例子的恰當性,
那偶也就讓你好好先想想再來討論吧.
|
做菜和製作電影, 基本上沒有什麼不同, 同樣是要準備素材, 還要搭配素材, 然後再細心烹調, 最後還要再加上調味的佐料.
吃菜和看電影嘛, 大至說來....也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吃菜靠的是視覺和嗅覺, 還有最重要的味覺, 所謂的色香味俱全啦!.......看電影靠的是視覺和聽覺, 還有另外也要依靠感覺..........
我不曉得其他人是用感覺或理智在看電影, 以我個人為例, 我在看電影的時候是純粹用感覺而已, 看完電影之後再用理智來分析......該不會有人邊看片, 邊用理智分析的吧? 那就佩服佩服囉...........
味覺和感覺都是天生的, 但也都要經過後天的學習......有人小時候可能只喜歡吃肉, 不喜歡吃菜, 被媽媽逼著吃了幾次菜, 吃著吃著卻覺得不會那麼難吃, 吃習慣了可能還覺得菜比肉好吃呢!.........
好玄......好玄.......不曉得是在討論邏輯學? 還是玄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