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PromLin
對嘛!!!.....討論就是要這個樣子........
用"不恰當"來形容, 會讓對方聽起來比較順耳, 然後再說明一下"不恰當"的原因, 不論對方接受同意與否, 最起碼不會造成對方的反感.....說不定"不辯不相識", 後來還會成為好朋友.....總比說別人"差勁低劣", 又不說明清楚, 來得好多了...........
可能因為我常看文藝片, 比較容易迅速進入情況, 所以通常不會覺得開始的時候會沉悶......例如: [英倫情人]的片頭, 飛機悠然地在沙漠上滑行, 配上Marta Sebestyen優美動聽的民謠, 從第一個鏡頭就開始吸引我........[情書]也是從頭好看到尾的呀, 絲毫不會覺得沉悶...........
|
不錯優,
至少這篇進入狀況了,
有想過差異之處,
現在就從 "不恰當" 來分析一下.
什麼叫做 "不恰當",
簡單的說就是不適合當時的情況,
那比喻是什麼? 當然就是要能在 "適合當時情況" 的前提下,
做出 "恰當" 模擬, 來做達到接近實際情況的分析理解,
所以一個不恰當的舉例自然是一個 "差勁" 比喻,
因為這已經違反了舉例所需要的基本需求,
做出如此比喻之後, 又缺少事後的仔細分析,
而無法發現其中明顯的錯誤, 這層邏輯分析的能力,
跟邏輯分析的步驟,
自然就是 "低劣" 的了,
至於如果你要認為有其他字眼可以解釋 "差勁" 與 "低劣"
那也無仿, 不過重要的十實際的情況是如何,
用何種字眼來解說或者形容一件事,
最重要的都是要能 "恰當" 的表現出一件事的本質,
不然好不好聽, 順不順耳,
都是次要的.
另外,
不恰當的比喻(低劣差境的比喻)是否就一定沒有對事情認知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呢?
當然不是這樣的,
就像知道怎麼做是不對的,
對於了解怎麼做是正確的,
也有幫助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至少要在能夠知道此比喻是差勁的情況下,
才能做更進一步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