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到底大陸的產品好不好,得分成兩個方向,一個是內銷,一個是外銷.
就談外銷好了,大陸內銷市場我不知道,外銷部分我們就把代工產品也算進去,中國大陸幾乎算是世界工廠了,大概你想得到的廠,應該多多少少都在那邊有廠,爲什麼要去,當然就是成本,那邊成本超低,配合度高,幹麻不去,成本低,意味著,利潤可以更高,當競爭更加激烈時,人工成本已經不足以打贏這場仗,那下一步是什麼? costdown,從產品本身下手,用料,製程,等等,想得到,作得到的,就做了,原本壽命該有5年的,對不起,可能只有3年.
在哪裡製造不是問題,呆過工廠的人都知道,一家工廠的運作,還是有點基本規範,不是蒙著眼睛瞎做一通.當上面的人爲了節省成本,採用了次級材料,品管手段,減少幾個步驟,生產人員也是照做,他只要對老板負責就好. 把這個道理搬到墨西哥,中南美洲,東南亞,都是一樣的.
品管永遠是品質的最後一道防線,廠商如果有意在這上面放水,就算在日本生產,一樣會出問題,現在大家爲了賺錢,幾乎是用盡了一切心思來追求高利潤,或者保持競爭優勢,生產廠商如此,代理進口商,不也是如此,爲了貪便宜,可以忽視進口產品的品質,只求價差得來的利潤,對消費者而言,就是整個消費食物鏈裡最小的那隻.
所以,當我們在對MIC產品有很多抱怨時,更應該嚴格督促政府對類似的產品做好把關的工作,重罰不良的廠商,而不是都在事後彌補,因為,倒楣的都是我們自己.
至於MIC,MIT,還是MIJ? 真的不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