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ump45
Junior Member
 
ump45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1
您的住址: SFPD
文章: 785
2003.09.29 中國時報
黃茂昌 只做自己喜歡的電影
黃文正/專題報導


台灣電影圈,藝術派和商業派向來壁壘分明,即使整個產業已崩毀如斯,仍各玩各的,井水不犯河水。不過,35歲,念土木出身的黃茂昌算是個異類,他優游於兩派之間,懂藝術電影,也服膺商業市場法則,如同他擁有影評人、大學講師、影展籌辦人、選片人、發行片商或製片等多種分身,讓外界難以定位,但他本人倒是很清楚︰「我只做我喜歡的電影!」

黃茂昌跟一般的留美影人不太一樣,人家花大錢到美國念電影,只想圓當導演的大夢,唯獨他鍾情行銷製片。而當台灣電影越做越小,產官學界一片哀悼聲,他卻一再樂觀宣稱,台灣電影即將再起。憑著過去幾年跑歐美各大影展,發行「麥兜故事」、「紫蝴蝶」等香港、大陸電影累積的國際人脈,終於開始籌製電視和電影。去年他的「前景」工作室,開業第一炮公視電視劇「終身大事」,最近獲得本屆金鐘獎最佳單元劇、女主角等3項大獎提名,對他自是一大鼓舞。


企圖心旺盛 進行跨國拍片計畫

由於缺乏商業市場的奶水餵養,近年來,台灣藝術電影也隨之沒落,在這麼糟的產業環境下,台灣有獨立製片的可能嗎?黃茂昌說,光是台灣本地資金、技術和人才,的確會很辛苦,不過,現今打破國界,國際化的拍片趨勢,將帶來很大的改變。事實上,最近他正尋覓國際資金,以跨國合作方式,請香港名導關錦鵬計畫拍攝中國版的「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此外,他同時也邀請導演或編劇進行其他的拍片計畫,企圖心極其旺盛。

他表示,現在幾乎所有人都看好大陸市場,連美國片商也都進來插一腳,憑著財大氣粗,好像弄得很容易。他舉例說,想翻拍幾米「向左走.向右走」的,其實不少,但華納一看對眼後,馬上就動起來,大家只能乾瞪眼的份,「幹這一行,速度是很重要的。」

不敢說樂觀 只是不易被打倒

其實,從某種角度而言,現今台灣的電影,幾乎都可被歸類是獨立製片,只是,台灣的獨立製片,多由導演一手主導企畫,並以國片輔導金為「顯影劑」,像黃茂昌這樣,嘗試以製片宏觀角度出發,獨力籌資、找跨國人才集體創作的獨立製片新方式,倒是不多見。

黃茂昌認為,嘗試代表勇氣,同時也意味風險,友人說,他很樂觀,他則笑說︰「不敢說樂觀,我只是不容易被打倒而已。這一路摸索下來,跌跌撞撞的,當然也會沮喪,但總的說來,心情還是很愉悅的。」

黃茂昌的電影大夢,源自青少年時期,國三聯考前,蹺課去看「小畢的故事」,為台灣新電影所迷醉;念台中一中時,結識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結伴看歐洲藝術電影、看賴聲川的舞台劇,「文藝青年的樣子就出來了」。

大學聯考時,他沒考好,因聽說台大有個電影的視聽社,所以成了台大土木系的學生。然後呢,跟大部分的五年級「文藝青年」一樣,每年去金馬影展參加大拜拜,自己買VHS攝影機摸索拍片,不同的是,畢業後,他的夢仍未醒,他選擇與電影繼續纏綿下去。


最近正在舉辦「楚浮.經典影展」的他說,人間充滿巧合,當年他申請美國電影學院時,除了拍的作品外,所送的影評論文,寫的就是楚浮的「夏日之戀」。他坦承,其實,他一直不是實驗派藝術片的信徒,就像法國新浪潮眾名導中,他最喜歡的就是細緻深情、洞見人性、不玩弄形式風格的楚浮。





__________________
私ソ部落格-Black Vault-


I know what you're thinking:
"Did he fire six shots, or only five?"
Well, to tell you the truth in all this excitement,
I've kinda lost track myself.
But, being this is a .44 Magnum,
the most powerful handgun in the world,
and would blow your head clean off,
you've got to ask yourself one question:

"Do I feel lucky?"

Well, do ya.......punk?
舊 2003-09-29, 04:21 PM #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ump45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