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論壇上關於王晶的評價文章.......(大陸人寫文章好像在寫論文一樣......)
來源網頁:
http://bbs6.netease.com/ent/readboa...dpage=&pageid=1
八卦王晶之愛恨情怨(2)嫉恨篇:王家衛
http://ent.tom.com 2003年09月15日 來源:Tom 專稿 魏君子
TOM娛樂獨家稿件 版權所有 轉載請與TOM聯繫
嫉恨篇——王家衛
作為一名成功的商業片導演,王晶素來將票房作為衡量電影成敗與否的唯一標準,他甚至不介意被別人稱作「電影商人」,也從不避諱自己影片缺乏藝術性和充斥太多的低俗笑料噱頭。
不過,這樣的話自己說說還可以,待到許多圈內人屢屢不屑一顧的將王晶拍的電影斥為無聊的垃圾時,王胖子就表現得相當惱火了。正因如此,他才武斷的把所有來自同行的批評一律視作「嫉恨」,進而以一種看似毫不在乎的態度回應——「很多人在很多場仗中都被我打敗了,所以那麼多年來被我打敗的人,他們的嫉妒、他們的仇恨、他們的不喜歡我可以理解。所以有人對我有什麼評價我也不會有意見,人總要為自己交待,你輸了,你輸給誰?你對你的敵人總不會有好的評價。老實說,那麼多年來不好的評價通常都來自同一批人而已。常敗還能講什麼?」
如果我們暫且依了王晶的看法,同樣認為對他的嫉恨全是來自那些票房大戰的失敗者的話,那麼又如何解釋王晶對王家衛的嫉恨呢?按說墨鏡王作品的票房從來敵不過胖子王電影的瘋狂賣座,但王晶卻偏偏在自己的影片中對王家衛及其作品屢屢進行的惡意嘲諷,其露骨程度足以令同行齒冷!
事情緣起於1994年,正值王晶電影賣座的黃金時期,周潤發的《賭神2》、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李連傑的《新少林五祖》,甚至由他監製的三級片《滿清十大酷刑》都取得了極佳的票房收入。但令王晶很不爽的是,商業上的成功、觀眾的趨之若鶩卻不能換來圈內和影評人的口碑。相反,倒是同期上映的王家衛導演的《重慶森林》和《東邪西毒》儘管票房不盡人意,卻以刻意追求現代都市和古代江湖共通的孤獨囈語等藝術風格,而被國內外影界所推崇。
面對如此巨大的反差,再加上某些影評人屢屢借王家衛電影的藝術性諷刺王晶電影的商業惡俗,終於使得王晶產生強烈的失落和嫉恨感。此後,他不僅在公開場合抨擊王家衛的影片,並且將這股敵意情緒帶進自己的電影裡。於是,在《重慶森林》和《東邪西毒》下片還不到兩個月,王晶就炮製了一部專門諷刺那兩部電影的搞笑片《珠光寶氣》上映。該片不僅將《重慶森林》改成《重慶呻吟》、《東邪西毒》戲作《東蛇西鹿》,令羅家瑛效仿《東邪西毒》中的劉嘉玲摸牛,甚至還讓「王家衛」挨了觀眾的一頓暴揍!——王胖子如此安排,恐怕已不是當年《賭俠》調侃借用徐克《笑傲江湖》和《古今大戰秦俑情》橋段的善意揶揄,而是對同行諷刺挖苦的惡意行徑了!
到了1997年,由於王家衛憑借《春光乍瀉》獲得法國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又令王晶有了可以對其戲謔攻擊的素材。他先後在《精裝難兄難弟》、《電影鴨》等片中對王家衛的《阿飛正傳》、《重慶森林》、《東邪西毒》、《春光乍瀉》等片的部分情節對白進行一番惡搞,尤為甚者,是將《春光乍瀉》謔稱為《春光早洩》,可謂死性不改!然而非常有趣的是,王晶在《精裝難兄難弟》中居然自詡為王家衛電影的知音!或許我們可以從中窺探出這位商業片大導複雜而委屈的心態:儘管我很商業,但也懂藝術啊……
其實若是細探王晶對王家衛的嫉恨心理,不難發現是出於通俗導演對藝術電影的偏狹芥蒂,還有便是從來無緣獎項的王晶對照屢屢獲獎的王家衛產生的失落情緒,這點我們可以從王晶曾經猛烈抨擊香港金像獎的評選只是某些電影人搞的小圈子活動窺出些端倪。
然而時至今日,王晶的態度卻突然來個180度的大轉彎,再公開談論王家衛時竟顯得十分客氣:「他的電影有票房,在韓國、在日本、法國,在亞洲則一般,他在我心中是一個非常成功的電影人,他一樣有商業計算,不過是在藝術片的範疇裡,他每部片都有大卡士,他是一個很靈活的商業藝術片導演,我個人是蠻佩服的。」——怎會有如此轉變呢?難道是因人近半百飽經風霜後心態臻至平和,不再作意氣之爭、逞嫉恨之心?又或是看透了王家衛,只一句「他是位靈活的商業藝術片導演」便點破了二王本是一丘之貉的本質,於是從此釋懷坦蕩?
——天知道王胖子是怎麼想的!不過,少了嫉恨,總歸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