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CE
我覺得各位對「轉換焦長」這點似乎有點觀念錯誤。
我們說的1.6X轉換焦長,指的是「此焦長若換算成35mm傳統相機的話,等於焦距多少多少」,例如說EFS這顆18mm廣角換算成35mm相機的焦距時,等於是29mm。
但是問題是,這顆鏡頭的廣角端焦距真的就是18mm沒有錯啊,你不能說他是29mm,你只能說「他弄在300D上面的話,廣角端的焦距表現等於是35mm全片幅相機的29mm焦長表現」這樣來解釋。你用這顆鏡頭拍出來的照片的Exif資料,裡面寫的焦長絕對是18mm,只是因為CMOS大小的關係,他表現起來是等於傳統相機的29mm。
譬如一般消費性DC如我那台QV4000,鏡頭上寫的是7mm~21mm的焦距,換算成傳統相機卻是35mm~105mm,這鏡頭絕對是為了相機本身定做的,但你能說他「騙人,上面寫7mm,結果卻要乘以5倍!」嗎?他可沒有騙人,這鏡頭焦距真的就是7mm沒錯。
我表達方式可能不好,說了這一些也不知道大家聽了懂不懂....
|
呵呵~語意上不同~指的相同!!
我所說的就是實際上等於135片幅的焦長!
例如NIKON他那幾支剛發表的DX鏡!就是標明使用在1.6的DSLR上~像是那隻"AF-S DX Zoom Nikkor ED12∼24mm F4G"~就是不需要乘上倍率~就相當於135片幅的12∼24mm焦長!!!而非標明在"非1.6倍率"下的焦長視野!
只在這裡是質疑~CANON這顆EF S專用鏡的用意~既然還需要乘倍率~為什麼還要搞一個專用規格(難道就是只為了能夠讓低價DSLR能以合售鏡頭的價格上有競爭?!?!)?!?!這點很匪夷所思!!!既然就是專用~為何不像NIKON DX鏡~把"實際成像"的"焦長視野"標示出來!
再者~既然說明了這顆EF S鏡頭直接裝在於135片幅下~會產生成像圈~那麼這顆鏡頭所標明的"135"片幅下的焦長(EF S 18-55mm)~也變成沒意義~因為是絕對不可能用在135片幅上來產生成像圈吧(當然鏡頭構造也不能讓300D(反光鏡會後移再掀起)以外的機子使用)!!
而還要人這樣乘來乘去的!
這應該大家都看的懂我說什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