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說到使用習慣的部份
我是真的覺得使用硬碟的「一些好習慣」很重要
(當然有些品牌及特定批次的瑕疵品問題就不在此討論的範圍內)
拿在下我的使用硬碟的經歷
Q:1.7GB(賣)
Q:4.3GB(依然健在,97年6月買)
I:8.4GB(依然健在,97年9月買)
S:28.5GB(依然健在,98年10月買)
M:30.7GB(依然健在,99年5月買)
Q:61.7GB(依然健在,2000年2月買)
M:80.0GBX3(都健在,2001年3-4月買)
M:120.0GB(健在,2002年12月買)
S:160GB(2003年9月買)
還有一顆
F:20.0GB (2.5" for USB2.0 Box,2001年5月買)
目前小弟我就只剩WD的還沒用過(這點也許有不合此討論主題之處,各位見諒^^)
故且不論各位偏好什麼廠牌,個人覺得真的硬碟容易壞(扣除瑕疵品因素外)
「多數責任」會在使用者的習慣身上
不然,就如我上面列表寫出來的,我用遍各廠牌(Except WD)
從4.3GB那台電腦起,沒問題的話幾乎每天都是24小時開機,
資料也是不斷的進進出出
操硬碟的重組、聽MP3、Ghost、重灌等動作也是常在做
甚至硬碟的拆拔也是常做的事
到目前為止用過的硬碟從來也沒遇過機械損壞而「完全不能用」
唯一遇過的壞軌經驗是4.3GB那顆在921大地震時震出來的
所以我的經驗總不能完全歸究「幸運」吧?
當然在此拿我的經驗並不是要炫耀什麼
重點是,「扣除廠商不良品的責任問題外
使用良好的使用習慣更是維持硬碟長保穩定使用的重要方法」
想想,是不是固定有些人就是「特別容易頻繁的遇到硬碟的機械損壞」
而卻也不少人如同我一樣,用遍天下硬碟依然健在使用中的?
與其抱怨,是不是也該仔細檢討一下自己的使用硬碟的習慣呢?^^?
諸如,
使用足瓦的Power,正常關機,使用標準外頻,給予良好的散熱
主機運作避免震動,硬碟定期重組,設定不定一段時間後自動休息
硬碟搬運時避免撞擊、摔落…等的許多方法
都是對於硬碟的保養的一些小訣竅
提供給各位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