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黑幫》當然是馬丁史柯西斯傑出的作品,但不見得是最好的作品。
透過發生在1863年的故事,觀眾看到了什麼?「五角地」的龍蛇雜處,說明了社區發
展與犯罪幫派密不可分的關係?有的。透過「死兔幫」與「本地人幫」糾纏不休的恩
怨鬥爭,對於族群議題的切入?有的。因為阿姆斯特丹竭盡所能想報殺父之仇,看到
人性錯綜複雜的醜惡?有的。從女扒手珍妮周旋在屠夫比爾、阿姆斯特丹兩人之間,
傳達女性情慾自主的啟蒙,亂倫的影射?有的。馬丁史柯西斯以他最擅長的推鏡,港
口的一個鏡頭就交代了「國家機器」的存在,是如何建立在許多新移民「不清不清」
的犧牲之上?有的。上流士紳以金錢為後盾,和幫派勾結,怎麼利用投票制度,「合
法」轉進黑金政治?有的。當兩派人馬火併對決,卻遇上鎮壓暴民的軍隊,原來再怎
麼激烈的愛恨情仇,一旦與「國家體制」相比,也不過如此微小?有的。
電影交代的還不此如此,屠夫比爾的江湖道義理論,南北戰爭時林肯的論調、黑人的
地位,當時的妓院生態,中國移民與京戲文化,乃至於珍妮在槍林彈雨中,掙扎著前
往港口趕搭帶領她航向夢想的航班,都是非常動人。好吧,《紐約黑幫》還真是應有
盡有。
問題是這些題材,放在一部片子裡實在是「太多了」,多到足夠分給這個暑假檔的每
部片都還有剩;結果就是,於這部片什麼都有,每個段落都義正嚴詞沒有廢話,過多
的議題卻把整個故事弄的沒辦法變成戲:焦點不見了。
若要討論社區發展與犯罪掛勾的關係,《無法無天》拍的更好更不拖泥帶水。莎士比
亞已經在《哈姆雷特》示範戲劇上最佳的「子報父仇」題材。張愛玲的《傾城之
戀》,還有《英倫情人》、《愛情的盡頭》,更是見證戰亂考驗愛情的最佳寫照。史
派克李的《為所應為》,已經充分闡釋美國種族問題之所在。想知道中國京戲所能延
伸的戲劇衝突,你該去看《霸王別姬》。史丹利庫柏利克《大開眼界》有3P、雜交派
對等場面,比《紐約黑幫》的露兩點更嘆為觀止。沒錯,《紐約黑幫》所觸及的議題
之廣,幾乎都可以從前作找到更好的例證,以至於顯得創作者的動機很薄弱。
這部片留下更多該討論,卻沒交代的疑問是:當年「死兔幫」的英雄好漢,怎麼過了
十六年就變成敵對幫派的左右手,這些人都沒經歷過「江湖道義」的良心譴責嗎?
(特別是史柯西斯三不五時就插入個回憶畫面提醒觀眾)屠夫比爾是發瘋啦,怎麼會
收這種牆頭草當心腹呢?「五角地」的地下洞窟,竟然十六年沒人去過,屠夫比爾也
沒想過「火燒洞窟」一口氣解決躲在其中的阿姆斯特丹呢?
史柯西斯花了二十五年在琢磨《紐約黑幫》,但是像他這樣一位優秀、聰明的電影工
作者,應該很快就知道且查明自己的野心:與其拍成電影,《紐約黑幫》應該是很棒
的迷你影集題材,拍成一小時十集,就會有充分的篇幅深入討論歷史的每一面。而不
會淪為像這樣,整部片好像一個接一個的連珠砲,剛剛交代清楚就馬上推出下一個;
李奧納多才剛上墳,U2就等不及唱主題曲提醒你劇終。更叫人不解的是,史柯西斯好
像吸塵器一樣,把近年英國電影表現傑出的演員全部都吸進來,卻只能演些空洞的配
角。只有故意把自己弄成臉歪嘴斜的丹尼爾戴路易斯,讓人忘記他真正的長相,徹底
化身劇中人。
天底下可能沒有導演是因為把「電影的每個環節都拍的很精采」,因而露出自己的敗
筆。我希望如同他在洋酒廣告說的,他會一直走下去,然後在下一部執導的霍華休斯
傳記電影,讓觀眾見識他尚未露出的真本事。
文章來源:
http://tw.groups.yahoo.com/group/chweng/message/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