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下的頗糟......>_< )
我用的DVD機一直是PIONEER的廉價機,不管是DV545或者是DV343,都是廉價到不行的...
545因為拿給家人用,就沒去動它,343反正也沒二手行情,就改吧...在之前也寫過
改機心得 了,後來還用(自製)彈簧錐去調音,當然是有效果。
想想我的電視(
JVC AV-29TF8)也沒有倍頻功能,換高級的DVD PLAYER也是浪費,什麼108MHz/12Bit的影像DAC與P-SCAN功能在這台電視上都無用武之地。
而且DVD PLAYER這東西進步與跌價都同樣快速,真的就是「先買先享受,早買早吃虧」,還不如等買了投影機再換DVD PLAYER...
看起來好像是這樣,不過我忽略了一件事──「我沒在480i的環境下看過這些中高階dvd PLAYER的表現」。(換句話說:沒看過那種買倍頻DVD卻接沒倍頻電視的人啦)
以前雖然看過了很多次這些高級DVD PLAYER的優異表現,但那都是接上投影機或者是倍頻電視(SONY 36HD900之類)甚至電漿等等...
畫面好是當然的,但這都沒辦法讓我去體會現在的DVD PLAYER在缺乏倍頻功能的顯示器上面的表現...
==============
上週某友人剛好要換新的DVD PLAYER,於是我義不容辭(?)自願當司機,還提供測試片Video Essentials與Canare L-5CFB數位線
(後者用的是原廠RCA頭,跟ups兄買的)
兩個人就這樣殺去內湖的
聯揚音響,抱了台
PIONEER DV-757A回來,聯揚網頁上的報價是16800...貿易商貨保修一年。
因為該友人用的電視跟我是同一台,所以我很喜歡在他那邊看片子,畢竟這個參考標準最接近我自己的狀況....
當把757接上去之後,先找部影片放進去給它暖身,電視也開著一併暖機(一般來說映像管要30分鐘顏色才會穩定下來),先到我那拿測試片等等.....
1個多小時後回來,先放進測試片調整(
測試片介紹),喔喔,我一定是看錯了,調對比那張圖(第五步驟)的那條線,硬是比什麼636、545、343都要直上一些,還有一點彎曲,那是JVC這台電視無可避免的幾何失真...
再來調整顏色部份,嗯,色濃度跟色相和之前的PIONEER差不多,大概只要各調2格就準確的程度。
然後再往後放一些測試片段,先是可怕的「線條密集的黑白圓球在畫面上不停移動」,對沒有倍頻的電視來說,這一記幾乎就KO了。線條交錯閃動已經是小事,黑白球變成彩色球更是一點都不意外...結果757放起來....「
這台電視真的沒有倍頻?」(兩人同時對問),只有中間部份線條最密集的地方有一點點的閃動,這表現已經幾乎是倍頻電視才有的水準了(有些機種還做不到這樣呢...)
然後是Video Essentials後面的展示片段,畫質相當不錯的實攝畫面,我們兩個人完全看傻了....好可怕的清晰度與層次感,顏色鮮艷卻不會過於飽和,特別是幾個考驗部份(例如旗幟、樹葉的飄動)都過關了...
「
你這台電視真的沒有倍頻?」
「我們用的電視是一樣的啊。」
「你沒把它改造或是用蓋特線照射促使進化?」
「.....................當然沒有。」
之後又測了幾部片子,還是一樣的嚇人,完全沒想到在480i的電視用上757可以有這麼這麼大的提升,我到底是哪來的錯誤觀念認為「給沒有倍頻的電視用757、858是暴殄天物」....
當然,給低階DVD PLAYER改機 併小電容 換電源線 貼瀝青膠帶 用彈簧錐,在那天之後都成了徒勞無功的事...唉,我太晚發現了....
ps.
我差點就這樣衝聯揚再搬一台給自己用.....
參考器材:
◎電視→
JVC AV-29TF8
◎色差線→
audio-technica AT-DV33V
◎電源線→就只是用隨機附的線,而且是插在普通的電腦排插上。
◎測試片的
Video Essentials調整十步驟(引自新視聽劉鬍子總編的文章)
以上,報告完畢